在潮汕地区,广泛的流传着关于“胞亲堂从”)的一个传统划分:同父母兄弟叫胞兄弟。对于这个流传甚广并被广大潮汕民众所承认的说法,笔者在这里要提出不同的观点,经查阅了《辞源》等相关资料和比对了中原内地各地的称谓,得出了一个结论:亲兄弟并不是同一祖父的兄弟,同一个祖父的兄弟是标准的堂兄弟。
本文摘录自图书《一江潮客情:潮汕与客家历史文化访思录》第二章 潮汕文化访思录《第二节 从围寨谈起的潮汕人的宗族自卫历史与宗亲观念》由揭阳人潘琼林作词的潮语歌曲《乡里人》开篇唱道:“一个寨、一个姓, 千百年来是一家, 祖先传下忠和孝, 大船众人撑。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潮汕人历来重视祠堂的建筑,这是一种“怀抱祖德”、“慎终追远”、也是后代人“饮水思源”、“报本返始”的一种孝思表现。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
潮汕人素来重视敬祭祖宗,清光绪甲申修编《潮阳县志·风俗》中记:“营宫室必先祠堂,明宗法,继绝嗣,重祀田,笃族谊。”“望族造屋庐,必建立家庙”。民国期间,潮阳(含潮南)仅民间建祠达两千多座。城乡祠堂密布,潮阳县城有110座,普宁仅大长陇一乡便有55座。
我虽然平时很少在家里,只记得以前在家小时候懂事的时候 ,叫和我爸爸甚至是爷爷辈的,有时候都叫哥,叫的我都不好意思,然后和我爸同辈的,还有人叫我叔,唉,小时候不懂,只听妈妈说,你辈分大,别人就应该这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