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上岛请走二桥!”12月26日,随着第一辆车缓缓驶入,位于江苏如东洋口港的黄海二桥正式通车。至此,洋口港陆岛交通正式迈入“三线并行”时代,黄海一桥、二桥组成的主干道与管线桥并架于南黄海之上,“链”接起千亿级清洁能源、新材料产业的“黄金动脉”。
2003年,洋口港在一片热情欢呼声中开工,洋口港人这才发现,洋口港还缺规划。如果再不从长规划,可能要犯历史性的错误。而在港口未成形、发展产业尚不清晰的情况下,做一份需要长期坚守、几十年不落后的科学规划,对规划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风险的挑战。
南通拥有滨江临海的独特资源,从沿江开发转向江海联动,对于南通拓宽发展新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2005年4月30日,国家计委同意开展如东LNG接收站的前期工作。而LNG即液化天然气能源很多分布在国外,必须通过船舶运至国内。
当日,来自卡塔尔的LNG船舶“阿米拉”顺利靠泊江苏如东洋口港LNG码头,至此,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接卸LNG船达700艘次。据悉,自2011年正式投运至今,江苏LNG接收站累计接卸LNG总量突破5800万吨,外输天然气总量逾800亿立方米。
阳春三月,万物竞发。近日,走进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的江苏九州星际新材料有限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现场,已建成的厂房内工人们熟练操作,生产线火力全开。建设区域内塔吊林立,车辆往来穿梭。建设、生产有序推进,里外皆是一派繁忙图景。总投资44.
开发建设20年,洋口港从一片荒滩,蝶变为“海上门户”和世界级能源岛,洋口港人也享受到港口发展的红利,除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化的便利生活,更是过上了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年轻人有奔头的美好生活。位于如东县长沙镇东北方向的三民村,是洋口港开发建设的前沿地带。
央广网南通11月19日消息(记者杨梦奎 通讯员如轩)11月18日,第十五届中国·如东沿海经济合作洽谈会暨洋口港“耕海二十载 奋进新征程”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如东县体育中心举行,中外客商再一次把优质项目投向逐梦深蓝的风水宝地,现场签约33个重大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580亿元,涉及新能源
2014年8月,洋口港一类开放取得国务院正式批复,国际船舶可以常态化通行,如东“海上国门”从此打开。近十年来,如东洋口港坚持“产业港”的发展定位,不断提升临港产业服务能力,如今LNG、部分液化品品种吞吐量位居全国前列,成为全省重要的区域性开放枢纽。
区以产兴,港产联动。天然的深水航道,赋予了洋口港得天独厚的海上运输条件。从2010年起,一大批企业看中了洋口港临港工业园区的发展潜力,被这里的惠企利企政策吸引,纷纷抢滩落户。2011年7月,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区内,一期总投资10亿元的丙烯酰胺项目开工建设。
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2024年7月5日,来自卡塔尔的Q—Max型LNG船舶“阿米拉”轮顺利靠泊江苏如东洋口港LNG码头,这是该船第29次运输进口LNG到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至此,江苏LNG接收站接卸LNG船达700艘次。
11月20日下午,在第十六届如东沿海经济发展合作洽谈会期间,洋口港海洋重装产业专场恳谈会举行。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景晓波、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张雨豹、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产业综合研究所所长陶永宏等30多名装备制造行业领域重点企业代表及专家参加活动。
洋口港开发建设走过了锐意创新、敢为人先的20年,排除万难、激流勇进的20年。千亿级能源产业、临港工业正在聚势而进,加速崛起。打破建港禁区,实现东方大港千年宏愿,这是如东县委县政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结晶。
人勤春早,实干争先。春节期间,如东洋口港金牛码头项目区并没有按下“暂停键”,而是繁忙依旧,争分夺秒抢进度。目前,该项目整体进展顺利,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走进金牛码头项目区,工人们在各自点位上紧张有序地进行各项作业。
【来源:江苏省交通运输厅_交通要闻】12月25日,洋口港至南通高速公路洋口港至如东城区段项目基本建成,通过省交通工程建设局组织的交工验收。洋口港至南通高速公路洋口港至如东城区段是国家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G15)的第九联络线(G1519),是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