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居家的我赶紧打开这份通知,原来是虚惊一场,文件清清楚楚地写着这是为了“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主要是为了应对近期部分叶菜类蔬菜涨价过快的问题,随着大家对通知的过度解读,官方也不得不出来辟谣:“各地生活物资货源充足,供应应该完全有保障”,官方喊话囤菜、生活必需品?
不过我们的老胡同志,胡锡进说网友这是解读歪了,据老胡了解,各地的供应还是很充足的,蔬菜价格也出现了一个回落期的迹象,商务部提醒保供稳价,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北方有储存冬季“看家菜”的传统,趁当前白菜萝卜等大丰收的时候,能储存的家庭不妨多买一点,政府在鼓励这样的家庭储备习惯,并不意味着那些生活必需品已经供应紧张。
昨天一则消息刷爆网络,商务部鼓励老百姓可以适度屯物资过冬。要不说中国人那么听话,注册消息一出后小编立马跑去各大超市的APP相应国家号召。结果一看,傻眼了,基本上都是抢购一空。二师兄,米面杂粮变成了紧俏货,鸡鸭鱼肉统统次日达。股市里的柴米油盐的股票应声上涨,多只股票涨停。
在4月2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指出,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2020年粮食生产丰收在望;2019年中国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中国进口的大米、小麦分别只占国内消费总量1%和2%,主要起到品种串换和调剂作用,完全可以
官方只说适当囤点粮食、大米、蔬菜,网友:我想多了。从昨天开始,身处就有人陆续购买大米、面粉、食用油、还有卷纸几提几提的往家里搬,今天更上把社区的团购的点给爆仓,基本上就是大米、米条、食用油,还有各种水,还有各种纸,我滴个天呀,大家又开始疯狂囤货了。
导语:恐慌屯粮要不得,官方鼓励适当屯粮,油,菜,蛋奶,农民需谈定。今天早上去超市买菜的时候,看见很多老头老太太都把购物车装得满满的,一个人都买好几袋子大米,面粉,油也是至少两桶以上,我就感觉很纳闷,就向一个大妈打听,大妈看我的眼神就如看白痴一样,“你还不知道吗?国家都鼓励屯粮了,再不买就没得买了,听说还要涨价,趁现在没有涨价就多买点,反正也不会放坏。”
最近几天,街头巷尾炒得最热的话题就是:你存了多少米?事情的起因是,商务部印发的《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中说“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一句话引起社会上各种猜测。
针对越南、柬埔寨等国家相继宣布限制或禁止粮食出口,个别地区出现大米抢购现象,4月2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在发布会上回应称,中国口粮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给短缺,消费者无需囤粮。
最近不管是网上还是周围朋友同事,讨论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商务部建议屯粮,我们是否需要到超市“大扫荡”呢?为此我专门去商务部官网上看了下这条新闻,这是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今冬明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本地区市(县)及设区市发改委紧急应对,第一时间通过各类公共媒体和自媒体,通报了粮、油、面、盐、水,燃气等物资充足的储备情况,24小时内控制了局部的异常情况。今天周六,我闲逛了本辖区三大超市,一切如常!谨此,我买了一包方便面和一包烟、一包南瓜子,哼着沪剧欣然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