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浙江省教育厅最近在答复人大代表《关于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时表示,对上课拖堂和课间禁出教室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鼓励学校成立课间监督小组,轮流参与课间监督和管理。
近期,有不少家长和学生反映中小学课间十分钟学生活动受限制——“只能呆在教室”、“不许大声说话”、“连上厕所的的时间都没有”,引起了网友们的共鸣。学生、家长说为此,记者随机走访了上海市多所中小学,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具体情况又各不相同。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蓉 张春祥近日,“课间十分钟”话题冲上热搜。本该热闹的课间休息,成了静悄悄的“课间圈养”。对此,教育部明确表态: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于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和防控近视。变得静悄悄的课间十分钟背后,究竟有哪些原因?
南师大附小铁北新城分校在教室走廊设计的“课间趣味+”。受访者供图不久前,江苏连云港一位家长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刚刚就读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在开学后说,“老师不允许学生们在课间外出活动”。他为此担心,长此以往会不会给孩子带来身心问题?“消失的课间10分钟”并非个例。
近日,消失的课间十分钟引发热议。无论是民间一些老师及家属的现身说法,还是教育部门的非正式表态,课间十分钟为何消失,答案最终都指向了学生的安全问题。具体来讲,如有学生在课间十分钟互相打闹受伤,特别是比较严重的伤,则班主任、学校,甚至教育部门都要面临家长的责难。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本报讯(记者 缪志聪)近日,江苏省教育厅下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清单(试行)》,明确教育局局长、校长、校医、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视力保护委员、家长、学生等八类人群近视防控责任。
近日,课间10分钟话题多次冲上热搜,批评部分学校大搞“课间圈养”。11月3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要求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面对“课间圈养”问题,深圳学校做得如何?校长、家长态度如何?
2023年10月31日,郑州管城区建兴路小学一名女教师吕某留下遗书后去世。据其家属提供的遗书,吕某自称,做小学班主任后,自己仿佛进入了一只“牢笼”,除教学工作外,应对上级检查、拟写材料等课外行政工作的压力,让她不堪重负。
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这样的追求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常说“生活美学”,简单讲就是“生活审美化”,在个人的生活方式中展现出来的审美化倾向。个人生活如此,集体生活又该有什么样的审美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