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都大班了,光知道吃饭睡觉,夜里不知道起来尿尿?”“总尿床,总尿床,说了就是不听,我看你是不打不长记性!”……如果家有“幼崽”,时常尿床,你是否会指责甚至打骂孩子?其实,孩子尿床,不一定是调皮捣蛋,还可能是“身不由己”。
在孩童的成长历程中,尿床这一现象并不罕见,但在中医理论中,它被赋予了特定的名称——“遗尿”或“遗溺”。婴幼儿时期,由于排尿自控能力尚未健全,尿床时有发生,属正常现象。然而,当儿童年龄超过5岁,尿床现象依旧频繁,则需引起家长的重视,因为这可能是病态的表现。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主任李雅春提醒家长,如果尿频、尿急、尿失禁、排尿困难、尿潴留等儿童排尿异常没有得到有效、及时治疗,部分症状可能会持续至成年,导致患儿心理和行为等多方面问题,乃至影响肾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实习生 叶梓宁 李欣让孩子难为情,让家长无奈的尿床该怎么办?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邓常开表示,为了帮助孩子解决尿床的问题,首先需要知道导致孩子尿床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才能给予正确的治疗。
遗尿症,其一方面会对患儿的心理发育和社会行为造成影响,使他们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行为;另一方面还会给患儿家长带来不小的压力和困扰。怎样做才能避免遗尿导致“湿身”呢?以下提供几个方法:1、调整作息习惯:建立规律的作息,鼓励患儿白天正常饮水,保证每日饮水量。
1、不要指责孩子 家长要强调夜间尿床不是孩子的错,避免因此指责孩子。小朋友尿床本身就会产生羞愧、尴尬的心理,此时家长如果打骂,反而容易增加孩子的自卑心理,应该尊重和安慰孩子,鼓励孩子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2、睡觉前不要大量饮水 饮食方面避免辛辣刺激、含咖啡因或茶碱类的食物和饮料。
有的是偶尔尿,有的是天天尿,像这些情况,有些家长认为尿床这种小问题等孩子再长大点就好了。7岁的浩浩每周至少尿床3次,浩浩妈妈每天睡觉前都默默地祈祷,明天别尿、别尿、别尿,晚上不得不定了4个闹钟12点一个、2点一个、4点一个、6点一个到点赶紧叫醒孩子起夜,结果第二天全家人困马乏,孩子上课没精神,自己上班没法集中注意力,直到有个朋友说:孩子尿床这么严重该去找医生看看啊?
遗尿症最大的危害是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缺乏自信,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比较害羞,处事能力差,不爱和别人说话,而且容易出现焦虑心理,恐惧集体生活,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更不想在幼儿园睡觉,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孩子成年后难以与他人沟通、偏执,具有暴力倾向。
在发现孩子出现了遗尿症,有的家长也了解到,孩子患上儿童遗尿症时,可以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症状的,那么要如何调整生活方式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济南童康儿童医院是济南的一家正规医院,在抽动症、遗尿症等疾病的诊疗方面是具有资深的医师、还配备引进的设备。医院的实力是看得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