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关村论坛,到世界机器人大会、中非合作论坛……今年在中国举行的许多大型活动现场,有一个名为“小柒”的身影频频出现,为到场嘉宾提供咨询和公共服务。它是机器人,却有和真人一样的外貌和皮肤,灵巧的双手,还能够思考、与人对话。
硬朗金属外壳、冰冷机械组件搭建起的外在轮廓,似乎是人们对机器人的刻板印象。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类人形机器人,他们拥有人类的皮肤质感,逼真的表情,甚至相近的肌肉走向,充满“仿生感”。与此同时,已经有着成熟市场的硅胶娃娃,在近期也多了一些AI元素。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一款微型仿生机器人,身长仅有2厘米,外形就像一只昆虫,这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历时15年自主研发的。置身一堆石块之间,“昆虫”机器人行动矫健、穿梭自如。经历了砂石环境的考验,“昆虫”机器人还能挑战什么特殊任务呢?
近日,九派财经探访国内仿真人形机器人研制企业EXrobots,EX机器人总裁李博阳告诉记者,有些国产机器人已经实现量产,生产周期为1-2周,价格大概在30-50万元之间,未来将对个人售卖。李博阳认为,搭配上AI大模型的仿生机器人将成为人的替身,人类不应该排斥跟机器人谈恋爱。
5月初,特斯拉放出了其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在自家工厂“打工”的视频。视频中,擎天柱机器人拿取电池,放进电池槽中排列整齐。“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踩着暑假的尾巴,孩子们正涌进世界机器人大会。“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低龄孩子,一个个伸着脖子踮着脚,还看得津津有味。”在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一位展商对记者感慨。“这机器人不但会微笑,会伤心,还会做出轻蔑和愤怒的表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