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青岛市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辖区11个街道办事处,在青岛泉林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举办第十届花样馒头大赛,围绕“家在市南 时尚幸福”主题,现场制作花样馒头、传统馒头、创意馒头,同时展出各位选手精雕细琢的枣山、寿桃、圣虫等百余件成品。
5月12日,第七届崂山王哥庄花样馒头大赛开幕。王哥庄面塑是崂山王哥庄地区农村世代相传的手工艺面制品,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王哥庄街道面食行业的能工巧匠在传统花样的基础上,融入地方元素,不断创新,开发出一系列鲜嫩松软,造型新颖的产品,曾获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元旦佳节,12月27日,市北区合肥路街道劲松一路社区联合市北区汇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青岛高新区爱之光职业培训学校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巧手做花馍 蒸出好彩头”花样馒头制作活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增添节日氛围,同时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
为深入贯彻落实“社区微业”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失业人员、灵活性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工作技能,拓宽就业渠道。2月21日,青岛市市北区大港街道邀请知名面点师在内蒙古路社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举办花样馒头技能培训公益性课堂。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洪智 见习记者 黄滢滢(受访者供图)憨态可掬的圣诞老人和雪人,俏皮喜庆的迎春兔子,栩栩如生的花篮和果蔬,鼓舞人心的战疫主题造型……近日,胶州一网友制作花样馒头的视频走红网络。其发布的369个视频,主题丰富,栩栩如生,引来一众网友点赞。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27日讯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作为胶东地区节庆必不可少的民俗食品,花饽饽一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临近春节,制作花饽饽的面点师傅们早已开启了“忙年”模式,其中带有蛇年元素和吉祥寓意的花饽饽备受消费者青睐。
青岛市城阳区“上马周氏花饽饽”新年花馍出炉 工坊 供图“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山东青岛素有过年蒸花馍的习俗,寓意着来年发大财、日子过得蒸蒸日上。每逢春节临近,青岛几家花馍店都开始赶制花馍,作为青岛年货,供应节日市场。
随着腊月的到来,青岛城阳区夏庄街道山色峪花样馒头坊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每天晚上十一二点,工坊内依旧灯火通明,即便如此,馒头依然供不应求。1月24日上午,记者走进山色峪花样馒头坊,浓浓的面香味扑鼻而来,刚出锅的各种造型的花饽饽让人目不暇接。
“今天一上午我就就接到了来自周边村庄顾客打来的10多个电话,有要预订孩子百岁的花样馒头的,还有马上来店里购买‘渔花’馒头的。自从进了腊月门,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点,馒头还是供不应求。”薛增玉笑呵呵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