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上海黄浦检察黄浦区检察院依托知识产权“三合一”办案机制,依法能动履行检察职能,有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接下来,让我们跟随知识产权检察官,一起查看以下行为到底“刑不刑”?
这个夏天越来越多的人盯上了冰杯相关话题反复登上热搜装满冰块的一次性杯子变身为便利店的时尚单品网络上,分享DIY自制饮品成为新的潮流头部企业入局冰杯占据便利店“半壁江山”记者于近日走访了济南的几家便利店及商超,在一些商店的冰柜内,冰杯已占据冰柜位置的一半以上。
#快消八谈##化妆品##空瓶##黑绷带##海蓝之谜#高价回收高端化妆品空瓶,利益最大化最直接的途径便是填充相似度极高的料体,冒充正品再次回到市场销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发现,市面上有不少商家销售1:1复刻大牌高档化妆品料体。
封面新闻记者 叶海燕近日,奢侈品牌梵克雅宝对深圳水贝市场的“四叶幸运”系列高仿产品出手。当地市场监管局也同意酌情给予涉嫌侵权商户宽限期,以完成整改和下架。12月6日,整改期限已至,记者从水贝市场的商户了解到,大部分售卖“四叶草”首饰的商户将货品撤下柜台。
55度杯:边创新边打假55度杯被迫维权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中国创新设计如何走出困境,告别阵痛,蝶变成功?文| 《小康·财智》记者 范颖华这个冬天,一款杯子被热捧。然而热捧背后,杯子所遭遇的被恶意假冒的“杯具”也值得人们深思。
每经记者:熊嘉楠 石雨昕 每经编辑:易启江每经11月16日讯每经记者近日对线上白酒销售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某二手交易平台上,竟有人公然叫卖“高仿”名酒,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仿制酒均有销售,单瓶售价大多只要一两百元。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兴起,涌现了不少的网红和所谓的带货主播,网络也成了谁都能吃、谁都能吃的起的饭,有些人靠的网络的红利挣得盆满钵满,也有人因为网红主播的一句花激情下单导致倾家荡产。直播带货正在取代传统的营销模式,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假货一直在其中横飞,利润更是高达2400%。
【典型案例1:江西上饶公安机关破获李某等制售假冒品牌水杯案】2019年11月,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公安局侦破一起制售假冒品牌水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缴获假冒品牌水杯成品、半成品28万余件,查扣8条流水生产线、各类制假模具9套,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3·15”前,羊城晚报记者以1300元的价格购得一只原价25600元的某品牌手袋,不仅获得包括发票在内的整套“配件”,还能在网上实时查询到该手袋通过物流企业韵达公司在“香港中环揽收”“深圳口岸清关”等信息,假品牌手袋摇身变成“海外专柜正品”。
最近,“人民网被‘套牌’”事件引发关注。其实,“仿冒正规网站”并非偶发事件。记者调查发现,因仿冒网站所需的技术门槛、成本极低,大量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通过仿冒媒体、企事业单位或政府机构网站的方式,达到操控舆论,平息负面消息,销售、认定伪造证书,牟取经济利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