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厄贝沙坦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线降压药,属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选择性阻滞血管紧张素II与其AT1型受体结合,更充分有效地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血管收缩、水钠潴留与重构作用而降低血压,其降压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强,治疗剂量窗较宽。
缬沙坦氨氯地平属于单片复方制剂类降压药,由缬沙坦和氨氯地平两种降压药物组成,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类降压药物,这类药物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具有收缩作用的血管紧张素2与其受体结合,从而发挥舒张血管的降压作用,氨氯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类降压药物,这类药物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组织钙离子内流进入细胞内所触发的兴奋收缩偶联,直接舒张血管而降压,两种药物的降压作用靶点不同,机制各异,联合使用能发挥协同降压作用,此外,氨氯地平这类钙通道阻滞剂扩张动脉的能力强于扩张静脉,会导致血液在动静脉交界处的毛细血管内滞留,静水压升高,水分渗出至周围组织间隙内,引起局部组织尤其是下肢水肿,而缬沙坦等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可均匀扩张动脉和静脉,缓解氨氯地平引起的水肿的不良反应,氨氯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扩血管作用会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心率加快,而缬沙坦类药物可抑制RAAS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减慢心率,可缓解氨氯地平升高心率的副作用,因此,缬沙坦氨氯地平这种降压药物组合,不仅在降压效果上可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还能抵消一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谓降压药物联合治疗的黄金搭档,也是各国高血压指南推荐的一线联合降压方案。
缬沙坦氨氯地平的组合是一对比较经典的降压药物联合方案,两种药物降压机制互补,能发挥协同降压作用,还能部分抵消各自的不良反应,如氨氯地平对动脉和静脉血管扩张不均匀会导致下肢水肿,而缬沙坦既扩张小动脉又扩张小静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氨氯地平引起的下肢水肿,氨氯地平扩血管会引起反射性心率增快,而缬沙坦抑制RAAS系统,还能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氨氯地平所致心率快的副作用。
缬,其实是个冷僻字,读作缬,其本义是指有花纹的纺织品或眼花时所见的星星点点,但不知为何被翻译家拿来做降压药Valsartan的汉语通用名中的首字,简直是考验大家的识字能力,不少人甚至我们的医生都读错了,想当然的把“缬“沙坦读作了“结”沙坦,不过这也无所谓了,即使大家都读错也丝毫不影响这个药的降压效果,闲话少说,下面笔者就为各位网友介绍下这个名字冷僻但热销的降压良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收藏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