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贺兰山区,在好多地方,尤其41号地区,摆满了人为的石头阵,—般人不明白这是干啥的。上世纪那个中苏交恶的年代,随着珍宝岛战役的发生,中苏关系降入冰点,苏联当时叫嚷要分分钟灭了中国,为防止人家进攻,好多大的国营和军工厂搬往大后方和内地,贺兰山区的几个守备师就是对付苏联的先头部队,为了减缓人家装甲部队的进攻,才弄了这个巨石阵。
一刀一刻一方砚,花鸟鱼虫石上生。在贺兰砚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闫森林眼里,石头是有生命的,一块普通的山石,经过精心打磨雕刻,它可书写山川江河,亦能讲述诗情画意。在宁夏地质博物馆一楼展厅里,研学参展的孩子们被一方方砚台吸引。
岩画,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出现,是古代先民利用石器、金属器或矿物质颜料在岩石上制作的图案作品,记录了远古人类约3000至10000年前的生产生活场景。7月5日,浙江自然博物院年度大展“石光斓彩贺兰山自然·人文·科普岩画展”正式与市民见面。
来源:【宁夏日报】5月24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石嘴山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向观众们介绍十二生肖木版年画。贺兰山岩画火了!连着两天,石嘴山市博物馆带到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的岩画拓片项目备受追捧,体验区内一度引发游客排队等候。
来源:【银川新闻网】占地方的大石头用来砌坝护坡,随处可见的小石头成了泄洪沟既美观又牢固的格宾护脚……走进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2024年度银川片区(第一批)建设项目(贺兰治理区)五标段插旗口3号沟施工现场,一堆堆看似无用的石头,摇身一变为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打造了“微景观”和“
煤,一直被各国视为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且因为它的不可再生性,很多国家都是“且用且珍惜”、一边到处寻找煤矿,一边仔细计算着挖掘量。但是在我国宁夏的贺兰山煤层,却已经在地下燃烧了300多年,每年造成的净损失高达10亿元。
【文化中国行 科技赋能典型案例】◎本报记者 王迎霞岩画是人类童年的语言。距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很近的贺兰山岩画,几乎涵盖了世界岩画的所有内容。与洞穴岩画不同,贺兰山岩画完全裸露在自然环境中,若不进行干预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完全消失。
巍巍贺兰山,孕育了坚硬莹润的贺兰石。贺兰石质地均匀细密,绿紫两色,天然交错,叩之有声。有诗云:色如端石微深紫,纹似金星细入肌,配在文房成四宝,磨而不磷性相宜。宁夏贺兰石用于制砚,被誉为“朔方瑰宝”。贺兰砚有易发墨而不损毫,余墨加盖而多日不干不霉且保持墨色的特点。
这几天,宁夏永宁县突然上了热搜,倒不是夸赞纳家户的羊肉臊子面香,也不是说四季鲜果之乡的樱桃要上市了,而是几个在网上搞直播的主播让网安民警约谈的事。听的张老汉是直叹气:“如今这世道,开直播比种枸杞子还容易出名,可这出名也得讲规矩不是?”事情还得从半个月前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