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药企来说,早年的成本优势迟早会成为过去式。未来无论是面对日韩公司在生物制药领域的“价格战”,还是印度CDMO在小分子领域的“成本战”,中国的CDMO对外积累更多经验,对内修炼内功,磨练与国际接轨的能力,最终硬核技术和客户满意度才是真正“旱涝保收”的关键所在。
每经记者:许立波 每经编辑:张海妮12月4日,药明生物(HK02269,股价30.350港元,市值1291亿港元)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已于12月4日上午10时49分起在港交所暂停买卖,以待刊发可能构成公司内幕消息的公告。
界面新闻记者 | 黄华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1月12日,港股上市公司药明生物召开媒体说明会,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出面回应企业在前一日出现的“单月41个项目”事件。简单回顾药明生物近两日的舆论风波。1月10日,药明生物于官网上线陈智胜在第42届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上的演讲PPT。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自开年以来,受美国“生物安全法案”事件影响, 本土CXO龙头股价跌跌不休,药明康德A股、H股今年以来持续下挫,A股最多跌近40%,H股最多跌逾54%;药明生物更是暴跌逾56%。不过,“生物安全法案”能否落地仍存较大变数。
界面新闻记者 | 黄华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3月26日晚,港股上市公司药明生物发布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该集团于期内实现营收170.34亿元,同比增长11.6%;实现毛利68.28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35.7亿元,同比下滑21.5%。
全年业绩不及预期对于千亿CXO龙头企业药明生物(2269.HK)的影响还在发酵。12月8日,药明生物盘中最高跌超4.5%,收跌2%,报29.35港元/股,市值1249.3亿港元。自周一(12月4日)开盘以来,药明生物连续多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超过30%。
3月26日晚间,在港股上市的药明生物(02269.HK)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公司净利润下滑两成多,是2017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下滑。不过,该业绩表现尚未影响到公司股价。截至3月27日收盘,药明生物股价涨1.47%。药明生物的业绩报告显示,2023年公司收入17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全球CDMO市场规模从394亿美元增长至63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5%,预计2025年将达到1243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23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