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的贪婪引来了嗔怒与烦恼,贪嗔痴三毒交加,苦海无边。既然知道了“苦”的根源,那就很好理解佛教修持的根本方法:戒、定、慧戒是开始,定是重心,慧是目的,相辅相成修身-持戒修身的主要功夫就是持戒,持戒就好比是城堡的防御工事,守护着六根的大门,不让坏事进入我们的内心。
多数中国人都知道修行次第“戒定慧”,但同时又会将其置之不理。因为,首先第一个戒就太难了。自由的生活不香嘛,干嘛委屈自己“戒”呢。这对现代人来说,太不友好。然而,日本有个学者用更直白更现代化的语言重新解释戒定慧,你会发现原来普通人也可以戒定慧。这个日本人就是平川彰。
戒定慧法门是佛家重要的修行方法,三个阶段有承上启下的关系,持戒是原因,也就是人要干的事;六祖慧能在开示志诚时说过,“心地无非自性戒”,或许是说,当你内心没有是非观念时,你的持戒就是成功的,其实就是说你没有情绪波动,当你情绪波动时,你做任何的一切使情绪回归到不波动,这个就是持戒。
Do not lie . Only by holding the commandments can we rise in meditation. “Meditation” refers to the oneness and concentration, the mind does not push, the mind is united, and the knowledge and practice are united. In the long term, “Jie, Ding” have become a natural behavior. At this time, the power of “Jie, Ding” can open the door to wisdom.
一位高僧说:人生不顺时,铭记两句话,好运将不请自来!一、快乐,从心灵开始高僧说:在日常生活中过清醒、不被物欲所障、不被成见所迷的生活,所以,深悟佛理的人虽然清贫,但并不缺少快乐。有人认为,吃得好,用得好,那种感觉才是最快乐的,没有物质,哪能快乐起来呢?
很多人对于佛教,都说是迷信。但是我们汉语有近三成的词语都来自于佛教,可见佛教本身是很有文化底蕴的。所以关于戒定慧三学,普通人都借鉴到生活中吗?比如:戒,普通人可理解为自律其身,以养其性;定,将其理解为冥想放松亦可;慧,可理解为智慧,智商不等于智慧,智慧是我们人生中生活的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