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和办法,大家的误解还真不少,今天就一起破解这些误区吧!血糖,牵一发而动全身1、血糖升高,除了导致糖尿病,还会造成全身无力,总是想要休息。血管的负担也会增大,造成血管堵塞。严重时还会影响到肾脏,出现肾衰竭,损害非常大。2、血糖还会影响记忆。
我得糖尿病49年,长期与糖尿病搏斗,认真学习《黄帝内经》《本草纲目》《营养圣经》等医学著作,我把自己的身体当成“小白鼠”,书上、网络上说的食物,我都亲口尝过,“实践出真知”,我发现有些食物对糖尿病很有帮助,但有些就适得其反。
今年11月14日是第17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多与不合理膳食相关,包括长期高糖、高脂肪、高能量膳食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提到某些食物就提心吊胆不敢吃,更有读者说“自从查出糖尿病,就不敢踏实地吃主食了”。
在临床工作中,很多糖友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有的人更是“谈糖色变”,认为自己得了糖尿病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能吃了,于是就会出现两种极化现象: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得了糖尿病跟吃东西有关系,于是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单靠饮食来控制血糖,而没有美食的生活就变得淡然无味,身体也逐渐消瘦;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控糖不能仅靠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还需注重科学饮食和运动。很多患者认为糖尿病饮食就是少吃甚至不吃,运动也是越多越好。其实这些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对控糖不仅无益,还会增加营养不良、贫血、低血糖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的风险。那么糖尿病患者该怎样“吃”和“动”呢?
糖尿病人一般指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多吃菜、少吃主食,一般是不可以的。糖尿病患者多吃菜、少吃饭,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但不一定能控制好餐后血糖,而且长期多吃菜、少吃饭,有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患者身体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
“健康吉林12320”特邀吉林省前卫医院体检中心主管护师卢文艳,为我们带来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糖尿病合理膳食应遵循的原则制定热量标准,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所占的比例,严格执行饮食定量标准,营养摄入应合理平衡,多吃有益降血糖的食物,避免饮酒。①主食摄入,按需摄入。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糖尿病病人为什么要少吃多餐?一天要怎么做呢?专家解答,糖尿病病人少吃多餐主要是为了防止患者出现血糖指数过高的症状。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体内血糖指数异常增高,糖尿病病人通常还会伴有肾脏等损伤。1.
专家提醒,随着近年来糖尿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正确认识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风险有利于及早预防,通过身体症状和体检报告的血糖指标,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此外,许多常见的饮食习惯如“少食多餐”,并不一定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需要尽早改善。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该指南充分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的中西医优势,将食药物质融入合理膳食中,辅助预防和改善糖尿病。糖尿病和我们日常饮食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面对日益大众化的糖尿病,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饮食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呢?
来源:【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运城市糖尿病防治协会会长、运城同德医院主任医师 范星霞《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率为11.9%,糖尿病前期检出率35.2%,其中,2型糖尿病是主要类型,50岁以上成年人患病率更高。
最新的《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针对糖尿病人饮食,提出八大“黄金原则 ”,糖尿病人要照着做,血糖越来越好:1、糖尿病人要吃、动两平衡,意思就是吃完饭一定要运动,这样血糖会更好,不能一吃饭就坐着不动,或者直接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