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5G研发、应用、建设等领域走在全球前列,6G时代能否继续保持领先备受关注。近日,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未来3至5年将是6G技术研发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从网络架构重建、关键应用挖潜、降低功耗、提升安全性上加快突破。
大会呼吁加强国际合作,跨越技术鸿沟,共谋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但可以参考IMT-2030推进组的相关研究,IMT-2030 推进组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指导下,系统推动中国6G 研发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代表中国6G 科技和产业最前沿进展。
6G即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支持更高的传输速率、极低的延迟;相较于5G,6G提出了新的场景,例如通信和感知的结合、通信和人工智能的融合以及泛在物联,指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之间的信息连接和交互,“6G连接的对象不仅是人,还有各种智能体,如机器人、元宇宙等。
5G商用还在扩展,6G已在布局。“今年11月ITU(国际电信联盟)将在迪拜开一个世界无线电大会,开启新一轮6G频率研究,很多产业和政府背后的工作已经在往前推进。”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第三届大会上,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大中华区公共政策总经理关舟表示。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从产业推进、全球范围、国家规划这三方面来看,我国此时开始布局研究6G时间点恰如其分,不过规模化商用的时间节点关键在于技术研发的攻克,而6G还面临多项关键技术需要去突破。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山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6G将达到移动通信的两个极端,一个是行业应用的广域且立体覆盖,另一个则是元宇宙、虚拟世界的个人极致体验。
【CNMO新闻】上海在5G基站建设方面处于领先水平,同时还在超前布局6G。10月19日,据CNMO了解,《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正式印发,其中提到,上海将前瞻布局6G技术研发试验设施。而在5G方面,上海已建成8.8万个5G基站。
4月19日,据中国航天科工二院消息,近日,二院25所在北京完成国内首次太赫兹轨道角动量的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利用高精度螺旋相位板天线在110GHz频段实现4种不同波束模态,通过4模态合成在10GHz的传输带宽上完成100Gbps无线实时传输,最大限度提升了带宽利用率,为我国6G通信技术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
【大河财立方 记者 裴熔熔】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河南代表团举行分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具身智能”“6G”“智能机器人”“零基预算改革”“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等,政府工作报告里首次提出了这些新词。“目前全球范围内的6G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尚未有统一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