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竹子,只能在外面看,倒也青翠挺修,粉绿洁净,对之使人心思清静。山雨欲来,隔溪望去,高高的梢尖在风中摇摆,萧萧飒飒,野兴尤佳。撰文 | 三书山人爱竹林元,吴镇《风竹图》。《赠李十四四首》之一(唐)王勃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来源:【天府融媒】2024年的春天,万众瞩目的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这场盛会汇聚了约60多种当地植物和500余种展园特色花卉植物,不仅将成都的春天装点得分外娇艳,也让无数人通过成都世园会,看到了在成都多姿多彩的植物与园林间缓缓流淌的文化之河。
潮新闻客户端 孟祖平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时节,竹笋萌动。记得女儿小时候,我常带她去宝石山,山北有一片竹林,春雨过后,山坡上的春笋就从泥土里钻了出来,仿佛一个个小宝塔,遍布竹林;走近细看,春笋顶部黑中带绿,笋须嫩黄,黑褐色笋壳,经雨水洗过,特别鲜亮。
梅会林竹是一种自然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千百年来被赋予了君子的道德涵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早在《诗经》中,古人见竹舒朗洒脱,便想起君子。到了唐宋,人们则直接将君子与竹子的德性相关联。唐代刘岩夫《植竹记》曰:“君子比德于竹焉”。
章堰古村落位于青浦区重固镇西北,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这里底蕴浓厚,引无数文人墨客向往,北宋文学家苏轼曾客居于此,在这里他与挚友诗词酬唱,为章堰增添了不少文艺浪漫色彩。章堰村李元组的诸剑从小生活在章堰,对老街有很浓厚的情感,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曾经发生在古村落的老故事并津津乐道。
徐荣木我老家宅院前,有一片竹林,四季皆披绿装,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江南多雨水,竹子长势茂盛。竹林东西长达二三十米,南北有七八米宽,枝叶葳蕤,遮天蔽日。一些冠大而腰身细长的竹子,经受不住自身重量,背就微微弯曲。竹子们搭肩挽手,临风起舞,在微风中发出簌簌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