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蒋继璇 记者 蒋肖斌裱布、刮灰、彩绘镶嵌、髹漆……冬日暖阳下,范雪歌正在忙前忙后打磨漆器作品,经过几十道工序、大半年时间,她的一件作品才能面世。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徽州漆器髹饰技艺的传承人,虽然是个90后,但范雪歌与漆器已是十几年的“老朋友”了。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8日讯(记者万建辉)出自真心喜欢,当年还在邮政局上班的胡香维跟随家族长辈学习漆器髹饰技艺,坚守45年。如今开设工作室,招收徒弟,胡香维成为重庆市级非遗项目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这些晋升至“教授级”的乡土人才中,有绣娘、锁匠,有种田高手、饲料大王,也有海归博士和职业农民,有人出自紫砂壶、漆器、花木种植、广告摄影公司,还有一位宿迁的锁匠顾师傅,开锁、制锁干了30多年,痴迷锁具研究,拥有防盗窨井盖、新型车辆双保险防盗锁、摩托车防盗锁等20多项专利,他的徒弟们也在发明之路上取得累累硕果。
位于天宁区郑陆镇的牟家村内,有一间工作室自2022年开始正式营业,几年间陆续装修打理,近日新完成了全屋地砖的铺设,原本摆放在屋中的陈设一一归位后,工作室的精装修至此正式告一段落。而在这间工作室内创作的手工艺品,也和这间工作室一样,历经长时间修饰、打磨,才得以完成,那便是漆器。
漆器髹饰工艺在我国已经有八千余年的历史,先民用漆液绘制出华夏文明中一条连绵璀璨的文化长卷:如果说史前漆器是初露曙光的话,战国漆器就已经绽放出神奇瑰丽的光芒,秦汉时期出现我国古代漆艺术史中第一个繁荣阶段,隋唐漆器展现出富丽堂皇的气象,宋元漆器工艺精湛且气质优雅,明清漆器集历代工艺之大成,呈现千文万华的局面。
3月30日,王会平在制作凤翔罩金漆器。王会平制作的凤翔罩金漆器。王会平制作的凤翔罩金漆器。刘宝成制作的凤翔罩金漆器。漆器是华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宝鸡市凤翔区所流传的罩金漆器制作技艺,是我国民间传统漆器制作工艺的代表之一。
不久前,李子柒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则“为奶奶制作漆器衣柜”的视频,引发了人们对漆器的再度关注。漆器顾名思义就是将加工处理过的大漆,髹涂在不同材质胎体上而成的器物。有别于现代的化学合成涂料,漆器上的漆是在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汁液,经过滤水、除杂、搅拌等工序精炼而成。
9月18日,在“忘我”大漆艺术空间,残障员工在打磨漆器产品。 位于重庆市城口县的“忘我”大漆艺术空间集残疾人漆艺培训、辅助性就业、职业康复、日间照料等功能于一体,利用当地的大木漆资源,组织残疾人创作漆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