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视新闻 近日,福建福州。29岁的张先生平时工作繁忙经常不能按时吃饭,前一阵他像往常一样吃些零食充饥,没想到这一口却把他送进了ICU。医生表示,张先生生病前吃了一根变质的“豆皮肉卷”,引起肉毒素中毒,而肉毒素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生物类毒素。经治疗,张先生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生活中,许多食物在正常的时候是美味的食材,可一旦变质、发芽,就会产生毒素。甘蔗一般多在秋季收割,因此,春季所售的甘蔗大多已经储存了整整一个冬天,此时天气转暖,加之春雨潮湿,正是霉菌易繁殖的季节,若储存不当,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霉变。
俗话说“冬吃甘蔗赛人参”,甘蔗口感清甜且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深受人们喜爱。当下正是甘蔗上市的季节,大家在品尝这份甘甜的同时,也需要多加注意。因为一旦吃不对,甘蔗就可能变成致命的“毒药”。因吃甘蔗中毒进医院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野生菌虽然鲜美,但食用时要谨慎。前几天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接诊了4名来自贵州的患者,原因疑似误食了亚稀褶红菇。6月25日凌晨,家住贵州省盘州市的张女士与朋友一起食用了自己采摘的野生菌,之后出现了头晕呕吐的症状,怀疑是野生菌中毒。患者 张女士:菌子是他们从山上采摘的。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记者林苗苗、顾天成)俗话说“病从口入”,癌症是否也会“吃出来”?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专家提示,诸多致癌因素中有一些和饮食关系密切,尤其对于食管癌、胃癌、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要小心“病从口入”。
8月6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风险提示,要求食品经营者不能售卖织纹螺,同时提示消费者不要食用织纹螺。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蛳螺、麦螺或白螺等,外形特征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
5-10月是我省毒蘑菇中毒事件高发期,以往在恩施、宜昌、黄冈、荆门、荆州、襄阳、潜江等多个市州均有发生。尤其6、7月份是很多剧毒蘑菇如鹅膏类等的生长期,误采误食可能导致死亡。省卫生健康委、省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全省居民:不采不食是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唯一途径。
据@看台海 6月6日消息,台北宝林茶室中毒案再增1名死者,1位53岁女性,于昨(5)日引发败血性休克,最终宣告不治身亡。据台媒援引当地卫生局数据,目前宝林案累计通报24案,其中5人死亡,1人还在治疗,其余18人已返家休养。
炎炎夏日总是没食欲很多圈友会选择吃点凉皮凉皮吃起来爽口又开胃而且价格还很便宜受到了很多圈友的青睐但是你知道吗?近日有两名女子吃凉皮后发生了中毒结果导致1死1伤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小圈这就带你去详细了解一下!
极目新闻通讯员 李林牧 张雨 徐攀64岁的王婆婆(化姓)患有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近日她因贪嘴吃蚕豆后导致大出血,经过武汉市普仁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及时救治,才转危为安。王婆婆平常身体看着挺硬朗,虽然偶尔会觉得胃部有点不舒服,但她也没当回事儿,胃肠镜这类检查更是从来没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