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豆包亮眼表现的催化之下,市场对字节链的关注度显著提升,随着字节入局AI硬件,除云端外,字节端侧逻辑也得到强化,我们认为云厂商发力AI终端是产业发展的必然,增强用户粘性的同时,也为模型算力提供落脚点。
近年来,AI技术呈蓬勃兴盛之势,“千模大战”汹涌激荡,大量企业与研究机构加码AI大模型研发,竞争态势白热化异常。其间,众多新颖且实用的AI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就在AI应用市场看似繁荣盛景之时,流量增长态势与融资风向却背道而驰。
“AI产品榜”12月4日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抖音旗下的豆包以5998万月活跃用户数断层领先,代表创业公司的Kimi以1282万月活居第三。前20的AI应用中,来自大厂的占据一半。数据差距背后,业内涌起一轮关于大模型创业公司能否逃脱大厂阴影的讨论。
实际上,随着2023年ChatGPT风靡全球,ChatGPT每周活跃用户超过2.5亿,Meta AI则有超过1.85亿,因此,很多国内对标ChatGPT的消费级大模型应用,如kimi智能助手、文心一言、豆包、腾讯元宝等产品渴望实现超过1亿级用户规模,从而在今年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获客“投流”上。
近期最火的App是什么?这个答案毫无疑问是AI助手。3月份,第一财经记者在中国区苹果应用商店免费下载榜中观察到,排名第一的一度是DeepSeek,第二是腾讯元宝;此外,字节豆包、上线了深度思考功能的夸克分别位列榜单第四、第八。
撰文 | 新皮层小组编辑 | 王杰夫不再满足于只是让AI协助思考,而给AI更多自主性,让AI真正行动起来,成为本周智能领域的最新动向。本周初,OpenAI的最大竞对Anthropic推出了一个名为「计算机使用」(computer use)的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