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里斯来自加利福尼亚,是一位狂热的摩托车爱好者。他骑着一辆BMW K 1600 GT,从洛杉矶到纽约市,完成4552公里的长途摩旅跋涉,仅用时38小时49分钟,完成这个目标需要以平均每小时117KM的速度。
[自行车之家骑行游记] 洛杉矶当地时间8月8日,6名来自中国云南的骑行探险家,在经历了67天、5815公里的风雨兼程,跨越了全美13大州,顺利抵达活动的最后一站:洛杉矶,顺利完成了从东海岸横跨至西海岸的“途风骑迹美国”探险之旅。
金飞豹展示友好信函。 都市时报记者杨海冬将全程参与活动。 金飞豹团队集体亮相。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戴兴昨天,将持续两个多月的“探寻开拓奋发之路 传播中美合作友谊——2015年中国人自行车骑行横跨美国交流活动”,在昆明金鼎山广告创意园区大象艺术中心拉开帷幕。
今日,金飞豹从美国东部出发,沿着象征美国人精神的66号公路一直向西,欣赏城市的繁华,感受着村落的恬静,沿路探访、了解美国,把昆明市的友谊信函传递到美国,传递友谊。参加本次骑行活动的还有费宣(66岁)、金飞彪、杨海东、李鹏飞、杰西·米莱特和诺伯特· 汉斯·科恩。
天津北方网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虽然这不是翟二喜的辞职申请,却是支持他行走在路上的信念。这位酷爱骑行的36岁天津小伙,最近“骑出了圈”,他带着单车抵达了加拿大,开启了骑行南北美洲的旅程。这段超过2万公里的旅程至少耗时两年多时间。
众所周知,美国是“汽车王国”,在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奔跑着数以亿计的车辆,普通家庭都会有两、三辆车;实际上,美国还是自行车大国,且不说长途大巴前端设置了自行车专用货架,以方便骑行者放置车辆;单说国家从制定法律层面就已经为单车“正名”——这是一项绿色、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和运动、生活
图源:Tamara Susa 今天(9月17日)是世界骑行日(World Cycling Day),这个节日由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设立于2017年,以“骑行改变城市”为理念,是首个全球性骑行文化节日。
初升的朝阳,rest area的环境比很多营地都好,防风挡雨,只要早上早点起来收拾走人,没人发觉黄石公园是一个火山口,有很多火山湖和温泉,虽然还没到,但路上已经逐渐的看到零星的火山早晨的光线,射在wind river上,温暖、秀丽风景漂亮,阳光温暖,吃个苹果,看会书假行僧到此一游
有些朋友问到美国签证怎么办?需要提交什么资料?这里说一下。现在办理的流程已经很简单了,网上申报资料、电话预约、中信银行交款,然后在预约日期去面签。因为美国经济不好,中国人消费能力很强,所以现在对签证的申请放宽了很多。
清晨起来, 一缕金光,照射在草地上,金黄金黄的这个破房子,曾经是一个旅馆,不知何时,破落如此苍茫大地,与影子合影@ 宁雯:人生也只不过就是一场永远不知道终点的漫长旅行,我们一路寻找,走走停停,遇见了很多人,发生了很多事,可最终都要背起行囊告别过往,孤单上路这里很多卖二手车的小市场
Tyler Metcalfe骑着自行车从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美术馆前经过。动图制作:Tyler Metcalfe撰文:Tyler Metcalfe两年前《国家地理》的数字游民曾Robert Reid写过一篇文章名为《自行车是新型观光巴士?》。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隽杰图/受访者提供今年5月28日,来自河南信阳的90后小伙徐一菲从纽约出发,跨越8700公里骑行横穿美国,目前已抵达旧金山。值得一提的是,一路风尘中徐一菲没有花一分钱,吃饭都是靠当地人的爱心施舍,晚上在好心人的院子或教堂附近支帐篷睡觉。
今年5月28日,来自河南信阳的90后小伙徐一菲从纽约出发,跨越8700公里骑行横穿美国,目前已抵达旧金山。值得一提的是,一路风尘中徐一菲没有花一分钱,吃饭都是靠当地人的爱心施舍,晚上在好心人的院子或教堂附近支帐篷睡觉。在此之前,徐一菲已用同样的方式骑行过亚洲和欧洲的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