鹈鹕的嘴长30多厘米,大皮囊是下嘴壳与皮肤相连接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是它们储存食物的地方。在伦敦圣詹姆斯公园里,有一只鹈鹕实在是太饿了,竟然把一只鸽子生吞下去,这只可怜的鸽子怎么挣扎也逃不出鹈鹕的大嘴,只能在鹈鹕的嘴里看世界最后一眼。
鹈鹕是一类体型巨大、长相呆萌、动作滑稽的鸟类,共有8个物种(本文不作区分),除南极洲之外各大洲均有分布。鹈鹕最具辨识度的特征就是它的“大口袋”,也就是它的喉囊,可以自由伸缩,是捕鱼的兜子,和须鲸下巴上的喉腹褶一样,其觅食方式也和须鲸类似。
严格意义上的讲,真正塑造了鹈鹕大嘴形象的是附着在下颌的大口袋,这个大口袋叫做喉囊,它是由上皮组织组成,极富有弹性,从下颌尖端舒展延伸,甚至直达鹈鹕细长颈部的极下端,喉囊的容量是鹈鹕内部的容量两倍还要不止,因为没有其他鸟类这样可以上下开合的嘴巴,所以在捕食过程中鹈鹕喉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鹈鹕是令人惊叹的一种动物,它们有巨大的喉囊,真可以称得上是万物皆可吞。人们经常会发现鹈鹕吞下体积惊人的动物,最近就又有网友发布视频,在动物园,鹈鹕将“同事”小鸭子一口吞进嘴里,工作人员赶忙掰开鹈鹕的嘴,费了好大力气才将小鸭子救出鹈鹕之口。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 宁夏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供图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 宁夏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供图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 宁夏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供图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 宁夏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供图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
近日,一则关于“鹈鹕把同事吞了”的趣味短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视频中,一只鹈鹕将它的鸽子同事“吞”入口中,被饲养员发现制止后,还不断反抗,随后饲养员便非常娴熟的将鸽子从其口中救出,“鸽命”才得以延续。引得网友们捧腹大笑。
鹈鹕,由于嘴巴特别大,再加上看到什么东西都想吞进嘴里,因此有人戏称为:“动物界的广东人”。尽管它们的嘴巴是为捕鱼而设计的,但是当鹈鹕遇到其他鸟类时,也会忍不住嘴欠地想要将其吞入到口中。遇到动物,也会忍不住尝尝人家是什么滋味。即使遇到长颈鹿,也会嘴欠地想要将人家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