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虎不得】如何对待孩子粗心“粗心”这是与众多的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当问及孩子学习状况时,百分之八九十的家长脱口而出的回答。“粗心”表现在学习方面比较突出,例如:表现在数学方面:把符号看混,如“+”看成“-”;把数字看混,如“5”看成“3”;忘了写答案,抄错了题,数错了数等。
一、学情分析在考试中,许多学生常有因粗心而失分的事发生,照理“吃一堑,长一智”,下次不会再粗心了,可是生活中却偏偏有这样的人:他考试粗心,失了分,痛苦得很,可是下次还是沿着这条公式走:粗心——失分——痛苦。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国的文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这样评价稻盛和夫:根据我七八十年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两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他在一次演讲中,曾这样强调:人这一辈子,千万不能马虎两件事:一是找对爱人,二是找对事业。
我要求每一个学生考试前必须在右手上写一个字,自己没法写,请别人帮忙写一个细心的细,写在你的虎口上,低头写字的时候一眼看见它,看见一次,就是相当于有一个人在旁边提醒你,细心点,别粗心,每次都是因为粗心扣分,你看人就谨慎了。
我们家孩子总是马虎,平时做完数学题,我刚指出错误,他就说他看错数了,但是他都会……那么如何判断到底是马虎还是基础不扎实?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孩子改进呢?专家观点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教育集团安海霞:孩子做题出错,总是马虎?草率处置。
马上就到期末考试了,不知道你家孩子在考试中有没有出现过以下情况:糊里糊涂地把数字或字写错、字写半边的、没标音调的、句子写一半的、题算了一半漏了一半的、忘记标点符号的、没填最终得数的、忘记写单位和答的、答非所问张冠李戴的、自以为容易匆匆答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