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业融合”是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通过技术牵引、产业联动、链条延伸,推动产业交叉渗透,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潍坊高新区紧紧围绕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和服务业转型,探索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互促共进、融合发展。秋冬季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时期。
□记 者 张 蓓 谭佃贵通讯员 冯玉诚 报道本报潍坊讯 在潍坊高新区,一个又一个重点项目由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又从“施工图”变为实景画。传统产业发新枝,新兴产业生强枝,为这座城市的跨越式发展融入更多新元素、注入强劲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
产业,是衡量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色的最佳“标尺”,企业家群体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为凝聚企业家力量,弘扬企业家精神,潍坊高新区顺时应势成立企业家协会,全区92家企业负责人共商创新之道,力求新的突破。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好的歌曲是一种情感表达,总能让人感同身受、沉浸其中,并形成紧密联系。好的营商环境就像好的歌曲,高新区全力以赴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营商优化,用心唱好“招引歌”《终于等到你》,“服务歌”《我在你左右》,“共赢歌”《明天会更好》。
□本报记者 张蓓本报通讯员 冯玉诚在潍坊高新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升级正演绎着一场场“老树发新枝”的精彩故事。走进潍坊义远模具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股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筑巢引凤,需有良枝可栖。贴心服务,换来企业信任。不断完善的产业链、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到潍坊高新区投资。2024年1-10月份,全区到位内资75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1亿美元,总量和贡献度均居全市前列。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6日讯 在位于潍坊高新区的潍坊东航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赶制一批发往东南亚国家的印刷设备,组装、调试、转运,各环节有序衔接,热火朝天的场景令人振奋。“开年以来,公司就接到国外大量订单,根据目前的生产计划,已经排到了5月份。
今年以来,潍坊高新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新”促新,以“智”提质,动力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巩固提升,数字经济、磁悬浮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前三季度,全区GDP同比增长6.8%、居全市第2位,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2日讯 非公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潍坊高新区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深入实施“党建惠企”工程,探寻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党建红”与“产业蓝”双向奔赴。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6日讯 近年来,潍坊高新区以高水平建设人才集聚节点核心区为引领,坚持将人才“关键变量”化为新质生产力“最大增量”,推动“产城才”深度融合,引育省级以上重点人才164人,入选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具吸引力”高新区10强,9次获评全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6日讯 日前,一场应用型外语类人才高质量就业对话会在潍坊高新区举行,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7所省内高校外语学院负责人,以及区内万声、赛马力等7家出海企业相关负责人分别围绕中企出海现状、高校外语人才全球胜任力培养及
潍坊高新区坚持“每个人每个单位都是高新区的营商环境”理念,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21年,是怎样的一个时间长度?可以是一个小孩从呱呱坠地到及冠成年,也可以是一家企业,从不起眼的医药站发展到年销售规模超过200亿元的大型商业集团。
数字化赋能是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潍坊高新区大力支持引导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以创新驱动“智”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锻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近日,2024中国国际内燃机及动力装备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潍柴携多款领先技术产品亮相,全方位展现了潍柴多元动力链产品的硬核实力和创新突破。
近年来,潍坊高新区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断创新完善科技金融生态,优化金融服务机制,以高质量金融加快推动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两个千亿级产业发展壮大,同时积极布局元宇宙、磁技术、新能源等新兴未来产业,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大众网记者 王雪艺 潍坊报道近年来,潍坊高新区根据数字强省、数字强市战略部署,围绕“优政、惠民、兴业、强基”,积极推进“数字高新”建设,给高新百姓生活带来切切实实的便利、实惠。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数字政务服务功能。
近日,在潍坊高新区的北汽福田多功能车全球中心工厂图雅诺汽车生产车间,一辆辆汽车在自动化生产线上走过40余道工序后,缓缓驶出生产线。这一景象是潍坊高新区“数转智改”的生动写照。北汽福田潍坊厂区党委书记刘耀杰介绍,该工厂基于德国工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