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任第二十军第一三四师师长,现在把当时我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写出来,供历史研究参考。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下旬,正当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场上接连遭到失败的时候,蒋介石打电报给华中“剿总”白崇禧,指调驻在襄阳、樊城的第二十军迅速开到津浦线上参加作战。
1948年10月底,淮海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11月4日华 东野战军发布《淮海战役攻击命令》,要求各部队于11月6日黄昏由驻 地开进,8日晚统一发起战斗。中共中央军委7日复电同意这一部署,并 指示“非有特别重大变化,不要改变计划,愈坚决愈能胜利。
淮海战役中,他指挥的第12兵团下辖4个军12万余人,是国民党军精锐兵团。但是,由于在浍河地区优柔寡断、廖运周战场起义、消极防守待援,黄维兵团处处被动挨打,最后遭受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联合进攻,被全歼在双堆集。
黄维12兵团是整个淮海战役期间,国军3大精锐兵团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邱清泉2兵团、黄百韬7兵团,除此之外,其他几个兵团里,除了李弥13兵团有一战之力外,剩下的孙元良16兵团、刘汝明8兵团、李延年6兵团都是弱鸡。
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解放军的目标是歼灭国民党精锐第十二兵团,虽然结果是好的,但其间的过程非常困难。国军第十二兵团的最后关头,三位高级将领黄维、胡琏、吴绍周分别乘坐坦克战车逃跑,但最终只有胡琏成功突围,这是为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