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龙年第一场降雪如约而至,纷纷扬扬的冰粒下出了声响和气势。绿城郑州,又开启白茫茫模式。降雪的主时段已经开始,大河网记者了解到,为积极高效应对此次寒潮降雪天气,最大程度保障交通和市民出行安全,城管部门已经启动了冰雪清理工作。
4月10日中午,据网友反映称,郑州市文化路北三环附近下起了“冰雹”,“撞”向汽车玻璃时,沙沙作响,左右飞弹,有人说“刚砸到头上很多”,对此,郑州气象局专家在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说,“准确的来说,下的是霰。”
南京今天由于各处的局地条件不一样,有些地方下的冰珠子,有些地方下了点雪,甚至有些地方下的是冻雨。那么,那些噼里啪啦的冰珠子是什么?据南京气象科普,这是“霰”。“霰”是一种固态降水,一般呈现白色不透明颗粒的外形。
大河网讯4月10日中午,据网友反映称,郑州市文化路北三环附近下起了“冰雹”,“撞”向汽车玻璃时,沙沙作响,左右飞弹,有人说“刚砸到头上很多”,对此,郑州气象局专家在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说,“准确的来说,下的是霰。”
地面上落满米雪粒。3月24日上午,呼和浩特市北部地区零星飘落了一些固体降水,形状是圆圆的,颜色是白色,体积十分小,好多市民无法分辨,这是下雪了?还是霰?还是小冰雹?对此,据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赵梦玉介绍,市民们所看到的固体降水其实是米雪粒,并非霰,也不是小冰雹。
今日(12月16日)一觉醒来,申城的气温降至冰点附近,一离开暖和的被窝,便能感受到来自冬日的寒冷体感。昨天夜间,申城迎来了初雪,整体雪势较小,以雨夹雪为主,难以积成厚雪。昨夜的风雨中,颗颗雪粒随雨落下,落到地上便与路面的积水融为一体,可谓是一触即化。
今天,随州的雨点加雪籽冰雹打在头上骚疼下雪籽是指在空中形成的冰粒,也被称为冰粒或雪籽。这些冰粒通常在气温较低时形成,当云中的水滴在冷空气中冻结时,会形成冰粒。雪籽的直径通常在2-5毫米之间,质地坚硬,落地时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中国天气网讯 龙年首场寒潮来势汹汹,给中东部带来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今天(2月21日),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出现霰,这些地方降水相态以雪为主,间或伴有霰,也就是大家看到的“冰粒子”。那么,什么是霰?和霰相似的米雪、冰雹又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如何区分它们。河北多地降雪时伴有霰。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实习生 杨嘉良春节假期之后,龙年的首场寒潮横扫我国大部地区。大范围雨雪波及新疆、甘肃、内蒙古、山东、山西、河南、江苏等近20省区市,给春运返程带来了较大影响,多地高速路段及收费站封闭。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13日讯(记者王慧纯 通讯员王艳红)13日一大早强冷空气抵汉,风雨携冰粒“突袭”早起上班上学的市民,“我一边骑电动车一边被雪籽‘打脸’,骑得越快,打得越疼”“出门时爸爸说在下雨夹雪,让我听窗户上的声音,幸亏听了他的话,套上了羽绒服和围脖”……今早低温4.
大象新闻记者 申子仲2月20日中午以后,郑州城区降下龙年第一场雪。中原区城管局环卫队从当天下午两点半开始,即时启动应急预案,紧急调派多台除雪设备上路。队长冯永智告诉大象新闻记者,郑州城区下的雪,严格意义上叫“霰”。当日下午近两点,风雪交加,雪势猛然大了起来。
大众网记者 邵梓浩 潍坊报道2月20日晚,潍坊市区迎来龙年首场大风降“雪”天气,但这次的“雪”与往常的不太一样,敲的窗户噼啪作响,似雪非雪、似雹非雹,没有冰雹的坚硬更有没有雪的柔软,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调侃为“小冰雹”“白砂糖”“大盐粒”“复合肥”……记者查询中国气象局官方微信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