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通报丹霞山第50个新物种——淡黄色大型真菌“丹霞丝盖伞”。3月12日,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通报称,丹霞山发现第50个新物种——丹霞丝盖伞,这也是丹霞山发现的第8个大型真菌新物种。
南方日报讯 (记者/唐音 通讯员/丹宣)近日,记者从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获悉,历经5年研究,海南医科大学近日在丹霞山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丹霞丝盖伞。这是丹霞山发现的第8个大型真菌新物种,也是该地区累计发现的第50个新物种。
9月17日,丹霞华盾蛛正式发表在《生物多样性数据期刊》第12期。这是在韶关丹霞山发现的第3个蜘蛛新种,也是丹霞山迄今发现的第45个新物种。 9月17日,韶关丹霞山拟建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科考项目蜘蛛多样性调查团队传来喜讯:丹霞华盾蛛正式发表在《生物多样性数据期刊》第12期。
来源:中国新闻网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管委会6日通报,丹霞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科考项目有新捷报,丹霞山蜘蛛多样性调查团队(下称“调查团队”)发现蜘蛛新物种——“丹霞大斑蛛”,这是继丹霞呵叻蛛之后在丹霞山再次发现的蜘蛛新种。调查团队在丹霞山开展蜘蛛调研(资料图)。
记者11日从丹霞山管委会获悉,由贺爱兰老师带领的广东丹霞山蜘蛛多样性调查团队再次发现蜘蛛新物种——“丹霞大斑蛛”,这是继丹霞呵叻蛛之后在丹霞山再次发现的蜘蛛新种。截至目前,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发现了41个新物种。
近日,韶关丹霞山拟建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科考组再传捷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贾凤龙教授团队和韶关学院贺爱兰教授团队在丹霞山分别发现了2个水生甲虫新种(陈氏佐藤淘甲、丹霞阿牙甲)和1个蜘蛛新种(黑盾球蛛)。这些新种的发现再次验证了丹霞山这样的丹霞地貌区域存在着独特的生境和生态区系。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8日获悉,广东丹霞山拟建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科考组再度传来振奋人心的喜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贾凤龙教授团队与韶关学院的贺爱兰教授团队,在丹霞山的探索之旅中,分别揭开了2个水生甲虫新种——陈氏佐藤淘甲、丹霞阿牙甲,以及1个蜘蛛新种——黑盾球蛛的神秘面纱。
【来源:广东省林业局_林业要闻】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12日通报称,历经5年研究,海南医科大学近日在丹霞山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丹霞丝盖伞。该发现不仅为中国菌物多样性宝库增添了新成员,也进一步展现了丹霞山作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价值。
来源:【中国风景名胜】第50个!丹霞山拟建国家公园物种再加新!近日,丹霞山拟建国家公园再次传来好消息:历经5年研究,海南医科大学最终确认和发表了“丹霞丝盖伞”这种全新的大型真菌,这也是在丹霞山发现的第8个大型真菌新物种。
近日,中山大学丹霞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科考项目再传喜讯!李文均教授带领的微生物调查组团队在丹霞山调查发现了首例细菌新属级别物种,并命名为黄色丹霞杆菌(Danxiaibacter flavus SYSU DXS3180T),这也是在丹霞山发现和命名的第41个新物种!
9月17日,丹霞山拟建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科考项目蜘蛛多样性调查团队传来喜讯:丹霞华盾蛛正式发表在《生物多样性数据期刊》第12期。这是在丹霞山发现的第3个蜘蛛新种,也是丹霞山迄今发现的第45个新物种。丹霞华盾蛛 据悉,丹霞山蜘蛛多样性调查项目由韶关学院领衔负责。
近日,在中山大学丹霞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科考项目中,由李文均教授带领的微生物调查组团队在丹霞山调查发现了首例细菌新属级别物种,并命名为黄色丹霞杆菌,这也是在丹霞山发现和命名的第41个新物种。该新属已于2023年10月4日正式发表于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国际系统与进化微生物学杂志》。
万物有灵,相伴而生。今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大自然多样的声音,或藏于荒野秘境,或隐于城市角落。在广东,广州南沙湿地成候鸟天堂,中华白海豚畅游湛江雷州湾……今天,我们迎接这个“地球上最盛大的派对”,在探寻森林轻吟、花草起舞的同时,思索如何为生物多样性提供系统保护。
中新网广州3月21日电 (记者 王坚)记者21日从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获悉,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丹霞山已发现新物种39个(其中植物21个,动物11个,菌物7个),这些新物种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丹霞山的物种多样性,还反映出丹霞山这样的丹霞地貌区域具有相对独特的生境和生态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