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贾永这是1930年代末中国北方一座小县城的一家人,一对夫妇和他们的5个孩子。从左到右依次为:三女儿、女主人、小女儿、大女儿、儿子、男主人、二女儿。如今,最小的女儿已经79岁。这张照片摄于1930年代末。从穿着上看得出,大约是在冬季。
这是60年代,原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开国中将余秋里,一张珍贵的全家福,照片中的人分别是他的妻子刘素阁、大女儿余元元、二女儿余晓霞、三女儿余晓虹、小女儿余晓阳、儿子余浩,作为半生戎马的“独臂将军”,他经历了炮火的洗礼,变成了为国建设的优秀干部,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几个孩子,在父亲
全家福全家福是一个时光胶囊在快门按下的瞬间定格了一个家庭的美好回忆正值新春佳节的团圆时刻一起解锁马桥人的今昔全家福去重温那份幸福的记忆(点击切换图片)全家福是岁月最好的见证一张照片留存着最幸福的回忆(点击切换图片)团团圆圆 家人在身边全家福便是我们最美的样子(点击切换图片)每一次
这是1949年,毛主席和儿子毛岸英,儿媳刘思齐、以及女儿李讷,在北平香山,一张珍贵的留影,毛主席作为一代伟人,为新中国贡献了毕生精力,作为父亲他虽然不善言辞,却具有丰富、真挚的情感,他的后代都继承了他艰苦朴素的家风,遗憾的是就在这一张照片拍摄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参加志愿军赴朝,不幸牺牲,年仅二十八岁。
于右任,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这是1900年左右,康有为一张罕见的全家福,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他已经流亡海外多年了,从家人的穿着来看,一家人的日子应该过得还不错,在海外的日子里,他去印度访问过佛迹,还去埃及看过金字塔,每到一处地方,他总要四处发表演说,表示只有将光绪帝解救出来,才能挽救大清王朝,值得一提的是,他一生留下了四个儿子和十一个女儿,时至今日还有很多后代在海外居住。
A08版 昨天下午,长春市绿园区文化馆的赵文玉馆长拉着设备直奔合心镇,这次要拍的全家福,让他激动了两天,“五世同堂,老爷子95岁了。”沿皓月大路奔合心镇,在镇上的一家饭店,见到了这一大家子,最小的孩子抱在怀里,不到半岁。95岁的老人周福被儿孙们围在中央,慈眉善目地听大伙聊天。
从1月17日宁波市文明办、市妇联共同启动“家风伴我行”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以来,我们倾听了不少市民分享的家庭故事。在一众分享人中,77岁的唐忠梅发来了4张跨越近半个世纪的全家福,记录了唐家人团结、节俭、勤劳的优良家风。
这是70年代,朱老总一张罕见的全家福,照片中的人是他的妻子康克清、儿媳赵力平,孙子朱援朝、朱和平、朱全华等人,很多人也许会疑惑拍这一张照片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看到他的儿子朱琦,原来当时他已经去世了,朱琦作为朱老总的唯一儿子,是前妻萧菊芳所生,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当了一辈子火车司机,直到去世后才逐渐为人熟知。
98岁高龄的杜虎珍,记忆力已经大不如从前,走路也已经颤颤巍巍,需要人搀扶才能慢慢挪步。但她仍然清楚地记得77年前,丈夫穿着军装、精神十足的样子。她时常会用枯槁的手,拉着儿孙,一遍又一遍地问,“他什么时候回来?我等他等得好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