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0日,河南日报专版报道了《仲景宛西制药 “仲景”金字招牌是这样炼成的》一文,是对仲景宛西制药多年来守正创新、传承中医药文化,高瞻远瞩布局大健康产业,坚持“药材好 药材好”品质承诺,做好药造福百姓,疫情、洪灾期间捐款捐物,勇扛社会责任大企业格局的再次肯定。
受业界瞩目的“西普金奖”,又名健康中国·产业金奖,迄今已连续举办6届,被业界誉为“产业奥斯卡”。8月11日晚,“岁月赞歌 年度榜单——2023西普金奖颁奖盛典”,仲景®再次入选品牌榜,这也是仲景®连续13年上榜。此外“仲景牌逍遥丸”荣耀入选2023健康产业品牌锐榜。
12月24日,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从南阳市商务局获悉,根据《南阳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南阳老字号”评审认定工作方案>的通知》,2022年之前已被省商务厅认定为河南老字号的企业和品牌,获得南阳老字号称号。
□本报记者 孟向东 王娟 本报通讯员 胡勇俊11月17日,走进仲景宛西制药中药配方颗粒车间,技术员景廷杰正通过智能控制中心的电脑,观察记录屏幕上跳动的技术参数。“屏幕的实时监控数据来自3000多个监测点位,对原料投料、煎煮、过滤、浓缩、干燥等环节,实现远程全自动化控制。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唐朝金】国内香菇酱第一股仲景食品的“任督二脉”,似乎在2023年悄然打开。4月8日,仲景食品发布2023年成绩单,依靠着品类创新和电商渠道的直销贡献,仲景食品的主营业务收入连续11年正增长,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超七成。
地铁站里成为“古风”打卡地,你敢信?今年早些时候,郑州关虎屯地铁站出现了一面“药材墙”。早起通勤的市民也在座位上发现了“邀请卡”,淡淡中草药香的卡片,成功为关虎屯站引流。认药材,传播中医理念,古色古香的氛围,这场公益宣传迅速在大学生中形成文化小风潮。
2月1日,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公布了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仲景宛西制药“仲景”品牌正式获批“中华老字号”。此次中华老字号上新,是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文物局等5部门坚持“优中选优”的工作原则,在企业申报、地方推荐的基础上,遴选而出。
3月11日以来,在省商务厅支持下,由河南省老字号协会轮值会长、弘宝汝瓷总经理王振江,河南省老字号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程振中、副秘书长冯航航,以及河南日报客户端老字号频道相关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团,先后走进15家新晋中华老字号企业进行了探访。
北京商报讯(记者 郭秀娟 张函)6月26日,仲景食品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 副董事长的议案》,同意选举孙锋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 根据《公司章程》第八条规定,公司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1949年4月,南阳救济院成立中成药制药部,依据张仲景的传统经方,生产丸、散、膏、丹,这是南阳制药厂以及“仲景”品牌的前身。1980年,南阳制药厂改名为南阳仲景制药厂并注册了“仲景”商标。1999年4月,南阳仲景制药厂由于经营困难宣告破产。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南阳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攻坚之年,今年市中医药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什么,如何进一步叫响张仲景品牌,打造“两地一都”?2月26日,记者采访了市中医药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崔书克。
新建4000余平方米的企业展厅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启动河南重大科技专项“道地宛药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提升产业质量;新投产的精制丸剂智能化生产线设备运转有序……在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仲景宛西制药),记者强烈感受到不断“上新”的新场景、新业态。
许二平教授带领团队在进行中医药抗抑郁筛选实验。 豫药全产业链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提供□本报记者 师喆 本报通讯员 张海燕春节假期刚刚过去,窗外大雪纷飞时,河南中医药大学校园热络异常。仲景文化展览馆正在加紧修建,互动体验区的悬浮屏幕上,投射出的正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