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范20世纪30年代的学术界,大批学人怀揣救国梦想,坚守初心使命,在穷愁困厄、颠沛流离中锻造为人品格和为学范式,形成了一个浓墨重彩的“学术群”。他们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相互交流切磋,殚精竭虑,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来源:兰州日报】“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为了传承、创新、传播中华文明,由省委宣传部牵头、读者集团精心策划编辑出版了《华夏文明之源·历史文化丛书》。丛书立足学术背景,以讲故事的方式,力求打造一套再现文明源头陇文化历史面孔的精品人文读本。
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学素以文脉深厚著称,其中尤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为最。除了我们熟悉的钱钟书、曹禺、李健吾、林庚、孙大雨,清华园的左翼文学活动也相当活跃。由赵德尊、王瑶、赵俪生、冯契等人组成的清华文学会,即为其中的典型代表。
大众网记者 孙永莲 姚双玉 潍坊报道4月16日上午,“山东大学潍坊日”活动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办,大家一同走进山东大学校史馆,了解百年山大发展史。在参观过程中,记者发现山大百年校史中不乏有潍坊人的身影,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潍坊名人吧!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寻访一座大学的百年历程,沿着文脉前行继续。踏入中国海洋大学的大门,焕然一新的景象。为了迎接建校百年的纪念,校友之家、一多楼等都在做最后的准备和完善。一所大学承载的历史芳华,辐射到了周边的区域,周围的名人故居也都为游客敞开了大门。
汤志钧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在国内国际学界享有盛誉,是上海近代史学界重要的代表人物。其一生以学术为志业,集萃于史学,可以说是为史学的一生。初识汤志钧先生,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这批人,是“文革”结束后入学的历史系1977、78级学生。
李燧英,原名隋家干,祖籍山东寿光,出生于潍坊市潍城区。1938年7月23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秘书、司令部作战参谋,胶东军区作战科科长,华东野战军纵队参谋处处长,第十兵团军参谋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