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健康领域,一直以来,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发都存在周期长、成本高、成功率低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对于破解这些行业难题具有重大意义。当前,被誉为“中国药谷”的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正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与医药健康融合发展,打造“AI+”医药创新生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跨界融合创新。
引入合作伙伴,拥抱AI加码创新药,能彻底扭转仟源医药的发展势头吗?5月16日晚间,仟源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北京亿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仟源亿药(上海)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仟源亿药”)已于近日在上海完成工商注册登记。仟源亿药注册资本为1.
从10亿个小分子化合物中发现1个对目标靶点有效的临床前候选物分子,需要多久? 传统模式下,要2至5年。而在天津贝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芸科技),通过AI(人工智能)算法辅助,只需要10个月。 “平均算下来,我们能将新药早期发现时间缩短约80%。”贝芸科技总经理周晓菲说。
昨日,三大股指盘中震荡上扬,科创50、北证50指数涨超1%。截至收盘,沪指涨0.27%报3355.83点,深证成指涨0.39%报10791.06点,创业板指涨0.51%报2226.62点,科创50指数涨1.45%,北证50指数涨1.
近日,张江AI制药企业喜报频传:英矽智能发表新颖PTPN2/PTPN1双靶点抑制剂,德睿智药入选“2024年中国最具潜力的生物科技初创企业”和“2024年GHP生物科技创新卓越奖”……这些好消息为AI制药赛道注入强心剂,让行业看到AI制药的潜力。
本报记者 郭冀川如今,人工智能(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让医疗服务越来越便捷,在5月8日召开的第八届未来医疗生态展会上,多家企业展示了AI辅助诊疗系统、手术机器人等新产品、新应用,让人们对“人工智能+医疗医药”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黄潇 陈碧红 王眉灵 文露敏“新质早八人”,选取早上8点这一时段,从晨光中观察一座城市,一个产业链。这一期,我们来到上海,探访上海市张江生物医药集群。最近,关于AI制药的话题在上海张江生物医药领域十分火热。AI+医药,上海到底在探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