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县科技引领型乡村振兴示范园内的荷塘一角。受访者供图新华社济南7月20日电(记者张钟仁)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不时有鱼儿游过,满池的小荷间几只苍鹭在捕食,水稻刚插秧不久,茭白也长得老高……夏日炎炎,记者在郓城县科技引领型乡村振兴示范园内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是国内外面临的大难题。但是在郓城县张营街道彭庄煤矿塌陷区,经过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与郓城县联手打造,昔日让人民群众头疼的荒芜地,变身为了乡村振兴的科技引领型展示窗口,成为了山东探索煤矿塌陷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夏末秋初,果香四溢。
大众网记者 李庆波 通讯员 刘振林 郓城报道“农科到、好郓来,科技引领、乡村振兴”,在西部平原地区菏泽郓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举院体制压上了一切能够压上的科技力量,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人才资源,院地多元要素“科技合伙”支撑着郓城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5月26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创新研究院在济南揭牌成立。据悉,研究院的建设将秉持全产业链发展的理念,聚焦产业需求,加强协同创新和科企融合发展,加速创新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中医中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医药卫生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效谨 李庆波 郓城报道农科到、好“郓”来,科技引领、乡村振兴。时值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战略在郓城开展的攻坚之年,7名女性科技工作者脱产挂职奔赴一线,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贡献巾帼力量,用真心和汗水绽放巾帼芳华。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庆波 李效谨 郓城报道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郓城科技示范园,玉米收获青储机、小麦联合收割机、雷沃欧豹2004、704拖拉机、旋耕耙、秸秆收储打捆机、植保无人机等36台农机设备整齐排列到位,这是依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三个突破”郓城指挥部牵头申报获批的省乡村振兴项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郓城报道“感谢省农科院提供的好品种、好技术!”手捧着刚采摘的硕大的梨果,郓城县双桥镇坡里何庄党支部书记朱仰文怀着激动的心情说。朱仰文所指的“好品种”是经省农科院果树究所专家们调研坡里何庄土壤、水、气候后选定的梨果新品种“秋月梨”。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庆波 郓城报道“三个突破”战略实施以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羊繁育饲养团队、肉牛繁育饲养团队以及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畜牧养殖装备团队深入郓城生产一线,结合郓城“肉牛、肉羊标准化饲养基地县”产业优势,在山东省农科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畜禽智慧化健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效谨 李庆波 郓城报道郓城县位于黄河下游,紧邻中华母亲河-黄河,境内均为黄土覆盖的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具有良好的自然禀赋;郓城县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达120多万人,具有发展劳动密集型蔬菜产业的基础和条件。
盛夏时节,来到位于鲁西南平原的郓城县,行走在田间地头,进出于大棚车间,处处都能感受到巨大变化:原本颗粒无收的葡萄园里挂满了累累硕果,生产样板田中收获的小麦良种被抢购一空,采煤塌陷区摇身一变成了“高大上”的农文旅融合区……随着采访深入,秘密逐步揭开:这一切,源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与当
2023年12月29日,天空下着雨加雪,雾霾弥漫,红创黄河农特负责人和菏泽市新型农业经济体促进会负责人,按照头天约定,不顾天寒地冻,雪霾交加,驱车80公里,到郓城县杨庄集孙庄村考察硕宇集团自动化蛋禽养殖基地。
2月8日,省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资环所万鲁长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杨鹏和郓城挂职村书记朱仰文等一行8人,赴新泰市谷里镇开展食用菌产业技术服务与林下大球盖菇观摩交流活动。新泰市谷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超,党委副书记张瓅铭,西朱村书记朱勋等参加活动。
3月4日,菏泽日报头版头条报道《黄河畔的“向新”答卷》,展示郓城县从传统农业大县到新兴工业强县、从民营经济“二次创业”到科技创新“破茧成蝶”,以智慧农业、酒类包装、纺织、木材、文旅发展为案例,讲述全县正在以“走在前、挑大梁”的奋进姿态,探索出一条“农业为本、三产融合”的县域振兴之路。
《诗经·木瓜》中有一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是先秦时期一首诗歌。其意思是:你送我木瓜,我便拿琼琚(即玉佩)作为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而是彼此珍惜友情,永远相好!因为在当时,木瓜是珍贵的药、食两用的珍贵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