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四川黑水县最高温达到了30.6℃,这在当地并不多见。当天,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冰冻实验室”)研究团队,将一台枪式造雪机搬上了位于黑水县海拔4860米的达古冰川,在达古冰川泪湖边完成了测试。达古冰川“泪湖”。
2024年,“极端气候”通过一桩桩事件进入我们的视野。2月冻雨席卷全国11个省份,5月暴雨诱发广东高速塌陷,河南却遭遇严重大旱,6月湖南洞庭湖突破警戒水位,7月四川雅安发生泥石流......洪涝、干旱、山火、自然灾害逐渐变成频发的威胁。
在成都遥望雪山,已成为成都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观山爱好者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成都观山报告显示,上半年共28次推窗见雪山(从成都市区眺望,不含无人机拍摄),其中7次看见“蜀山之王”贡嘎山,12次看见“蜀山之后”四姑娘山幺妹峰。
【编者按】在全球变暖趋势下,气候暖湿化加剧,高原冻土活动层变厚。在极高海拔地区,大量湿地、沼泽消失,冰川加速消融。最新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亚洲水塔区在变暖、变湿、变绿的同时,还在变暗,这将增加我国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
“1990年–2020年间,全球因冰湖扩张而滞留的冰川融水达到117.1km³±31.5km³,相当于0.3mm的海平面上升水量。”“青藏高原冰川消融对区域水生生态系统中汞循环的影响不容忽视。”“山地冰川如同一个个‘烟囱’正在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法新社16日报道,吉尔吉斯斯坦的冰川学家警告,位于中亚地区的冰川正在快速融化,这加重了周边地区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根据欧亚开发银行的报告,过去60年,天山山脉和帕米尔高原的冰川中有14%至30%已经融化。
澎湃新闻 达古冰川融水在海拔4860米处的冰舌末端形成了一个湖泊,当地人命名为“泪湖”。四川阿坝州达古冰川景区管理局科研处工作人员张伏说,因为它像是大自然的眼泪。达古冰川“泪湖”。本文图片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胥辉“如果冰川没了,达古冰川景区还会有人来吗?
在青藏高原最大冰原——普若岗日冰原8号冰川末端,由冰川融水而成的数条小河,与其他冰川融水汇合,形成辫状河流,流向位于普若岗日冰原西面的令戈错。记者连日来随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在普若岗日冰原采访时看到,这个世界中低纬度最大的冰原,其冰川在不断退缩。
最近和朋友聊天,关于全球变暖以及灾害的频发,许多朋友说这是自然淘汰,只有适者生存,我认为,这是一种对自己对社会对自然环境极不负责的一种甩锅行为。明明就是人类破坏大自然环境的速度大大超越了自然修复的速度,这是主要原因,可惜他们美其名曰,自然淘汰。各位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