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在《五味》之〈寻常茶话〉一文中说及:我的家乡认为对客人斟茶斟酒“酒要满,茶要浅”,茶斟得太满是对客人不敬,甚至骂人。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高邮就在江苏扬州辖内。没错,就是“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六朝繁华之地,高邮现在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十分丰富。
在中国,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要讲究礼仪,尤其是有外人或亲戚在自己家做客时,更要讲究礼仪。家里来客人时,不管贫富,我们都会准备茶叶来喝,喝茶时讲究不能倒满,这在茶文化中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和希望客人离开,如果你到别人家做客,主人在你的杯子里倒满了茶,这就说明你该走了。
在我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中,涌现出了如数家珍的俗语,大部分都是在民间产生的,这些俗语都是根据老百姓们平时的生活经验,生活技巧总结的,凝练精巧,包含了普通老百姓们的智慧,可以说是很接地气的中华文化。其中,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茶满欺人,酒满敬人”,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华民族向来是礼仪之邦,而礼仪文化也深刻印在骨子里。而老话常说“茶满欺人,酒满敬人”,以前只觉得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虚礼,没深究过里面蕴含的奥妙,但自从在饭局上吃了亏,才受益匪浅。之前在招待客户的时候,也是出于好心,给对方倒了杯热茶,但客户去端的时候,由于太满就溢了出来。
你有细心留意过茶桌上暗暗难堪的一瞬间吗?有木有学会无声胜有声的茶桌“暗号”?今日郑莲英就来给大伙汇总一下,茶桌上这些饮茶大神也经历过的、让人印象深刻的尴尬时刻及要掌握的茶礼暗号和密码。转发送给身旁的朋友学习学习,说不定他们也都正在经历呢。
宋代诗人苏轼曾讲:“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咱中国人的饭桌上,向来都少不了那一杯酒,它承载着人情冷暖,装满了悲欢离合。 酒局中的种种情形,恰似人生百态,每一杯酒都有独特滋味,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故事。 酒在杯中,情蕴酒里,老祖宗留下的10句实在话,喝的是酒,品的却是人。
前两天,我们发了一篇有关中国酒桌“潜规则”的文章,大家大呼有用,小雪花甚感欣慰。随后有网友留言,让小雪花再唠叨唠叨西方的酒场规则,恰巧想起来一件事,就给大家讲讲。去年的四月份,西安的两名男子请兰州的一名男子,在家楼下吃夜市,而邻桌坐着五男一女六个外国人。
茶是人心徐可顺《茶经》里有这样一句话,“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这是说咱中国茶的起源。一晃几千年了!呵呵!具体到俺这“后后……浪”,对茶的感知却是从茉莉花茶开始的。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就说,顺星,快烧水去。
初审郑泌昌、何茂才之后,海瑞将两人的供词呈送了京师。司礼监收到供状之后,吕芳的心态立刻就炸了。向来好脾气的老祖宗,现场质问,“严嵩、徐阶,到底要干什么?”毕竟,案子审到这份上,瞎子都能看出来,浙江逗比二人组之所以将案子往宫里、往皇上的身上扯,为的就是在死前抓住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