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饲料子系统是关系生猪养殖过程中生产资料投入的重要子系统,包括饲料种植过程中土壤—植被—气候—管理间的相互作用,化肥、农药等农资的生产与使用,饲料播种、收获、加工时农业机械的使用等一系列皆有温室气体产生的农业活动。
来源:农民日报 日前,《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畜产品》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农业领域的首个碳足迹国家标准,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推动畜牧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新经纬6月27日电 据美联社报道,丹麦将从2030年起对养殖户征收猪、牛和羊的碳排放税,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这么做的国家,主要是为了针对甲烷的排放。报道称,丹麦税务部长表示,这样做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丹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1990年的水平减少70%。
猪肉是全球消费量最大的肉类,但背后的养猪业。从产量到技术,各国在“养猪”这件事上拼出了硬实力。为满足14亿人的“猪肉自由”,中国养猪业正从传统散养向智能化转型:牧原、温氏等龙头企业引入AI监控猪舍环境,智能饲喂系统精准计算每头猪的营养需求。
“近几年,温氏集团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畜禽粪污减排增效、种养循环、绿色低碳等核心技术攻关。”4月10日,“种养循环绿色技术产业化研讨会”通过线上形式召开,这是一场汇聚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的重量级研讨会,聚焦成果交流、形势研判、研讨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