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我国出身最卑微的大一统王朝皇帝,幼时家中贫寒,只上了几个月的私塾家里便再供不起学了。年少时父母双亡,为了生计出家为僧,奈何正值乱世,寺院里也养活不起那么多和尚,便打发他们离开寺院托钵流浪,朱元璋就此开始了游僧的生活。
(本文的唯一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总计416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16分钟)整个明朝,若要论述哪位藩王对于当今社会的贡献最大,大家认为这一称号将赋予谁呢?思来想去,个人觉得唯今日文章之主角莫属。那么问题来了,他是如何贡献了六百年后的今天的?
前言: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清晨,当朝皇帝朱祁钰仍在御榻之上静养,丝毫没有前往奉天门早朝的打算。由于重病缠身,他已经连续三天没有视朝,想来也不差今天这一天。然而此时前朝却突然传来了钟鼓声,皇帝随即大惊失色,因为他深知这是督促百官入朝就班的钟鼓声。谁这么大胆?
对于亲王,朱元璋还有规定亲王如果遇到绝嗣,可以由同宗的郡王或者其他爵位子弟继承,只要始封亲王有后代,亲王决不能断绝,而继承爵位的子弟有的是孙子继承王位,有的是远支宗室继承,他们继承后往往会追封自己的父祖为亲王,因此明朝二百多年册封的诸多亲王,这些亲王有的是货真价实的亲王,有的则是一天没当过,仅仅是因为后代继承了王位被追封的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