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以后,整个世界陷入了一阵茫然之中,许多人终日劳作却精神空虚,任由自己的命运被环境和欲望裹挟,在岁月的洪流里浮沉。在此背景下,英国作家毛姆创作了举世瞩目的《刀锋》。这本书犹如一柄利刃,穿过时空中的重重雾霭,直抵人性的最深处,剖开了人们忙碌一生却无所得的残酷真相。
如果说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是在追寻月亮般飘渺的梦想,那么《刀锋》便是在追寻六便士里真实的生活。小说取材于现实,但情节大多又是虚构的,毛姆写作时却让自己化身故事的见证者,以这样的方式引导读者相信故事的真实性,因此故事讲述更加自然。
来源:【赣南日报】□唐秀媛《刀锋》是毛姆70岁之作。孔子云“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英国老头不愧是全世界最会讲故事的作家,读完这本书更感觉他后期作品的 “任性”与“肆意”。一个探究生命终极意义话题的故事,他讲起来是那样地自然,仿佛炉边闲聊,跟说天气或收成的时候也差不多。
读《刀锋》仅用2天时间,可谓是: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实在太好奇主人公--退伍飞行员拉里舍弃各种难得的工作机会和心仪的恋人去流浪的他,是不是经过了社会的毒打,后悔的不要不要的。果然结局如此的话,那毛姆就算不上是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了。我不知不觉被毛姆圈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