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7月27日午间,由合肥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联合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天,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被正式命名为“墨子”。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据悉,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搭载的我国首颗量子卫星,即将于8月中下旬择机发射升空。据介绍,这颗量子卫星为立方体结构,高度1.
千龙网综合报道 还记得这样的场景吗?电影中,主人公走入一扇“任意门”,瞬间就穿越来到另一个空间……在量子世界里,这或许不是幻想。8月16日凌晨,我国成功发射了以“墨子号”命名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这颗卫星体积不大,却为世界科技界瞩目。
2016年8月16日凌晨01时40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从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墨子号”承载着在国际上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并将首次在空间尺度验证已有百年历史的量子理论的真实性。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量子理论。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与阿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平台建立天地链路(2016年12月9日摄,合成照片)。2017年1月18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圆满完成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后,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
极智导读:极智网获悉,8月中旬,中国将发射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利用量子纠缠加强人类保密通信。科学名词来了——什么是量子纠缠?极智君去扒了一下资料:所谓量子纠缠,就是爱因斯坦说的“幽灵般的超距离作用”——两颗光子无论相距多远,都会处于“一个变化,另一个亦随之同步变化”的纠缠状态。
中科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预计于2016年7月发射,这既是中国首个、更是世界首个量子卫星,发射成功后将可以实现全球化的量子保密通信。图为5月25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副总设计师周依林(左三)与工作人员在量子卫星旁忙碌。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号外!号外!8月16日凌晨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是一颗低轨卫星,只能在晚上进行量子通信,空间覆盖能力和应用都有限。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作为以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全新通信技术,量子通信被视为可以解决人们的担忧、无条件保障通信安全的最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