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3月1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消息称,美东时间2月28日,国际空间站两名美国宇航员凯瑟琳·鲁宾斯和维克托·格洛韦尔,进行了7个多小时的太空行走,完成了安装新型太阳能电池前的准备工作。
这些灾难一次又一次的提醒着地球上所有人,人类对于地球环境的伤害正在进一步反噬到人类身上。面对愈演愈烈的全球变暖现状,如何寻找有效的途径进一步发展新能源彻底替代传统石油、火力等污染能源,成为了全世界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钛媒体App 6月21日消息,据中国科协主管的《小康》杂志报道,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董士伟团队日前在《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上发表一篇论文称,中国将在2028年发射一颗试验卫星,来测试从太空到地面400公里的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即2028年在太空建造中国第一座太阳能发电厂,比原计划提前两年。
当地时间2月28日,NASA称,两名美国宇航员拖着数百公斤重的装着组装部件的行李包,完成了7个小时零4分的太空行走。他们此次的任务是,安装空间站太阳能电池阵列升级所需要的组装套件。预计,其中一名宇航员3月5日还将再次进行太空行走。
财联社12月4日讯(编辑 史正丞)在卫星互联网之后,人类有关“卫星光伏”的畅想也将迈入实践测试阶段。根据当地媒体报道,日本宇宙系统开发利用推进机构(JSS)的一组研究人员将在周三测试从空中收集太阳能,并传输回地面的技术。
来源:科技日报 2025年这些创新技术有望大放异彩【今日视点】◎本报记者 刘 霞从空间太阳能发电到破解大脑基因密码,再到由真菌制造的自我修复材料,《欧盟研究与创新》杂志盘点了2025年有望大放异彩的创新技术。这些成果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将为人们生活增添更多美好。
不管是卫星还是飞船,空间站还是探测器,都少不了翱翔星宇的“翅膀”,它就是太阳能电池。但你知道太阳能电池如何被用在航天器上的吗?关心航天的人,对太阳能电池都很熟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太阳翼”或“太阳能帆板”。航天领域是人类第一个大量、全面使用太阳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