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黄帝内经》讲透了养生的最高境界“上古真人”,但真正把养生气功讲透、说明白的,并且集大成的还是《养性延命录》。可以这样说,这才是后世大多数养生气功的源泉。八段锦源于此;五禽戏源于此;就连彭祖房中术都是据此发扬光大。
9月25日,《中国老年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综述中,以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9种健身气功,即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五禽戏、大舞、导引养生功十二法、马王堆导引术、十二段锦、太极养生杖为研究对象,将健身气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归纳总结。
清代养生气功研究原创性较少,反而武术功夫创新较多。清代最出名的养生气功集《颐身集》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是叶志铣编辑的养生家合集,纯粹编辑没有一点原创性。包含丘处机《摄生消息论》、冷谦《修龄要旨》、汪昂《勿药元诠》、汪政《寿人经》,方开《延年九转法》。
日本人将其成为现代气功之父,1953年就和陈发科创办首都武术社,1956年主办第一家气功医院。胡耀贞先生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武术训练,拜过十多个老师,学习过道家功夫、佛家功夫、形意拳、心意拳、华佗五禽戏、太极拳等,功夫很高。
宋红斌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近日,自贡荣县传来一则消息:盘破门武术(硬气功)成为荣县首个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的中华武艺项目。这不仅是对一项古老武术技艺的珍视,更是荣县在文化传承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