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是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工业等领域电驱动系统性能的关键“三要素”。总部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盘毂动力,因掌握了这一“技术密码”,在过去3年里年销售额从4000万元攀至3亿元。近期,公司获得一笔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将进一步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11月9日上午,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4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大会上,举行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企业联合采购、跨区域合作项目、战略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国际知名企业、金融机构进行了集中签约,开展跨区域协同合作,“老朋友”扩大规模、提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蚌埠是安徽第一个设市的城市,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这里曾经诞生了全省第一台空气压缩机、第一块手表、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冰箱、第一台收音机……可以说,蚌埠最重要的基因是创新,最显著的优势也是创新。
这是“炫”出超多科创成果的秀场,这是众多蚌埠科创“牛”人的舞台——1月25日晚,2025蚌埠市科技创新晚会汇聚年度科技热点,一位位科创人才、产业明星通过极富创意的科技成果大赏、创演秀,为观众带来一场“科技迎春”的视听盛宴。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大气网讯:“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2月12日是元宵节,当天上午,一场文化与数字创意产业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专班成立大会在蚌埠市委宣传部会议室举行,再次击鼓催征,释放出通过加强“双招双引”、项目建设、融合创新推进文化与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在蚌埠,当科创遇见文旅,会碰撞出怎样的产业火花?双墩。
(一)城市更新规划结构落实《蚌埠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一带多楔、双廊四轴、组团发展”空间结构,重点提升淮河、龙子湖、迎河、虎山等山水廊道生态品质,重点提升城镇生活组团、产业空间品质。
蚌埠入选2023年中国科技创新中心100强作为安徽第二科教资源大市,蚌埠拥有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中国兵器工业第214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0/41研究所以及安徽财经大学等院所高校,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技策源力量和产业人才支撑。
长三角一体化,是安徽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动能、最大红利。在距安徽约400公里外的上海松江区,有一块安徽科创飞地——G60松江·中安科创园。这一飞地园区,布局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以及先进制造业聚集地。
大皖新闻讯 近日,合肥巢湖将开建水下隧道的消息再度引发市民关注。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属于S11巢黄高速公路合肥至无为(石涧)段重点工程。前不久,S11巢黄高速公路合肥至无为(石涧)段项目社会资本方招标工作完成,总投资达95.
◎ 记者 潘洁张力 摄安徽省将构建“一圈两屏三带五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将合肥都市圈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现代都市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安徽省政府正式印发实施《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
大皖新闻讯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已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现印发。规划提出了我省构建“一圈两屏三带五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一陵两原两山”农业空间格局、“一心两屏四廊多点”生态空间格局、落实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