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当电影《杜鹃山》上映时,实际上我们对现代京剧样板戏电影所带来的新鲜劲,已经过去了。而且对电影院日复一日只放映《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几部样板戏电影的作法,心生厌倦。
文字编排、摄影:啸风2019年3月21日晚,由北京京剧院窦晓璇、陈俊杰、沈文莉、王磊、詹磊、穆雨、李扬、曹阳阳、张凯、梅庆羊等主演的经典现代戏《杜鹃山》在长安大戏院上演。我上一篇介绍了第六、七场,这次接着介绍第八、九两场。
京剧《杜鹃山》诞生于1960年代,在此之前,《杜鹃山》已经排演出了话剧和评剧。1963年,上海歌剧院的王树元根据文艺杂志上的一篇小说《乌豆》创排了话剧《杜鹃山》,由上海青年艺术剧院首演,获得巨大成功,当时的女主角名字叫贺湘,男主角叫乌豆。
“披星戴月下太行……”“家住安源萍水头……”“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时至今日,这些经典的唱段,依然不时响彻在我们的耳边。赵勇刚、柯湘、英嫂等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也不时闪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
提起样板戏哪一个角色最难,很多老观众可能会想到李丽芳老师饰演的“方海珍”。《海港》唱腔华丽,难度大,普及程度差。其实最棒的要数方海珍的唱段,是无人超越的一座高峰,至今无人以及。李丽芳老师在《海港》里的表演和唱腔,可以说是京剧艺术的巅峰之作。
4月29日,著名京剧音乐家、京胡演奏家李门收徒暨李秋瑶拜师仪式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翟惠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马名群,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崇善先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学院艺术总监、京剧系主任、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班主任于魁智,京剧名家张学浩、董翠娜、康万生、朱宝光、杨燕毅、李卜春、刘连伦、赵永伟、黄炳强,乐队名家叶铁森、马忠昆、周长源、杨恩泉、李斌、杨广同、赵羽、刘正辉,首都新闻界、李门先生全国各地的学生好友及各界人士参加了拜师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