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年前的今天,1900年6月22日,举世闻名的中国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意外发现了藏有佛经、文书和文物6万多件的藏经洞,由此揭开了莫高窟新的历史篇章。
敦煌,这座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尽头的城市,历来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再次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凭借其丰富的佛教艺术宝藏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世界各地游客和学者们争相探访的热门目的地。
澎湃新闻了解到,展览从“经典敦煌艺术”“藏经洞专题”“1940年以来的敦煌艺术手法与精神”三大主题出发,展出复制洞窟8座,文物、临本、现当代艺术家创作等280余组,再现了石窟艺术的神韵,展示了敦煌学的博大宏阔,展现了敦煌艺术的现代活力,为公众呈现了多元的敦煌艺术展。
莫高窟第55窟 宋莫高窟第55窟甬道和主室莫高窟第55窟为中心佛坛窟,修建于宋建隆三年(962)前后,窟主曹元忠。洞窟平面呈纵长方形,中心偏后置马蹄形佛坛,前有甬道,后有背屏连接窟顶。覆斗藻井窟顶,四角均有凹入的浅龛,画四大天王。
制图由豆包AI生成市民仅需佩戴一副VR一体机,便可进入千色敦煌。12月14日,《敦煌:千色之域》XR全景奇幻LBE体验展全球首站在深圳美术馆(新馆)开幕。龙华区在全市率先提出“数字经济先行区”发展目标,以数字化催生各类新应用,赋能千行百业。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打开微信小程序即可进入“数字藏经洞”。生动再现藏经洞百年前室藏万卷的历史场景。现实中莫高窟“三层楼”和数字世界的“三层楼”对比。打开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就可以轻松进入高度逼真的数字世界,一览百年前敦煌藏经洞室藏6万余卷珍贵文物的历史场景。
但我们要明白,他们的出发点并不是善意的,更多的还是强国对于弱国的一种文化和资源的掠夺。幸好,从“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开始,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在默默付出、守护,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留给了我们一个尚能延续中华古文明的宝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敦煌莫高窟开凿于鸣沙山东麓长约1700余米的断崖上,根据洞窟分布情况分为南区和北区。在长约1000余米的南区,集中了原编号492个洞窟中的487个洞窟。在北区全长700余米的断崖上,也开凿有状如蜂巢的数百个洞窟,最密集处可达四层或五层。
唐代是魏晋之后书法发展的又一个巅峰,但是因为年代久远,流传下来的作品特别少,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宝。直到1900年,敦煌莫高窟17号洞窟被偶然打开,里面出土了唐代经书典籍、刺绣、绢画、法器等五万余件,但大多数都被劫掠到了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