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位医生利用了 ChatGPT 这个写文章的 AI 工具,4 个月里写了 16 篇论文,还发表了 5 篇!这效率也太惊人了点,搞得大家都怀疑人生,难道以后科研都靠机器写论文了吗?我啊,在 这行干了大半辈子了 ,各种各样的研究,也体验过到过论文发表的难处。
以ChatGPT(OpenAI研发的一款聊天机器人程序)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取代医生为病人作出诊断。然而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ChatGPT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央视网消息(记者/杜安琪):近期,几起借助生成式AI写学术论文的事件引发关注:教授署名的论文中出现ChatGPT常用提示语,医生用AI制作论文插图疑似违反常识……网友评价“抄答案连名字都抄上了”“用AI之后不会检查一下吗”“医生自己不觉得图片离谱吗”,更有网友怀疑这属于造假、抄袭
参考消息网2月15日报道西班牙《国家报》网站近日刊发文章,题为《AI能成为你的心理医生吗?“我们失去了那个病人,ChatGPT赢得了他的信任”》,作者是丹尼尔·阿隆索·比尼亚。文章摘编如下:玛丽亚·多洛尔丝·德尔布兰奇接诊了一名绝望的病人。
于202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重点经济发展任务时明确指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人工智能的三大支柱之一,算法就像一把开启魔法之门的钥匙,加速技术与场景的结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在技术飞速迭代与资本热潮推动之下,AI与医疗的深度融合正逐步迈向行业变革的深层次领域。特别是医疗AI与医生职业发展的未来关系,已成为近期热议的焦点话题。Deepseek以其诊断、看病及提出专业建议的能力,连续多日成为众多科室主任热议的焦点。
“无论技术多先进,AI始终难以替代医生的 深度思考和即时应变。” 2月13日下午,医院会诊室内,13位北京儿童医院知名专家围坐在会议桌一侧,神情专注。与这些顶级专家一同会诊的,还有国内首位AI儿科医生。
世界首个垂直医疗大模型,在深圳投入应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90后”助理教授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华佗GPT”,已在深圳龙岗区11家公立医院部署。数据显示,华佗GPT衍生出来的相关产品服务累计交互人次达100多万次,每天的用户访问量近万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Chat GPT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和机构使用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实现自然语言理解、文本生成、智能问答等多种功能,为企业提供更为高效、准确的服务。然而,Chat GPT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职业大洗牌。那么,哪些行业将迎来新的机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