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金门海巡队将船拖回码头。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新闻网”【华夏经纬网报道】距离2月14日发生的大陆渔船遭台湾海巡部门“暴力执法”翻覆事件,已经过去十余天,引发两岸舆论持续关注。随着两名幸存渔民归家,更多细节才得以揭露,更颠覆了岛内民众此前的认知。
昨天说有三艘大陆渔船在距离新竹外海6海里地方作业捕鱼,引发了轩然大波,“海巡署”原本要派一条100吨级的巡防艇出去驱离,但他们给的理由是气候不佳,海象不好,所以改用雷达监测,其实这种话就在骗人,渔船都可以作业了,怎么可能“海巡署”的船出不去呢?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 记者 尹艳辉】据台湾“中央社”10月23日报道,东北季风强劲吹袭,23日,有20余艘大陆渔船出现在澎湖西吉海域避风,台湾“海巡署”派出3000吨高雄舰前往,以发射水炮方式驱离大陆渔船至澎湖限制水域外。
要知道,按照国际海事组织的要求,只要是300吨以上的国家航行商船,都必须要安装AIS设备,并且在航行过程中要保持持续运作,这样船舶就可以实时了解周围船只的动态,有效预防相互之间出现碰撞事故,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也有助于海上交通管制部门对船只位置进行定位,从而迅速提供帮助。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南海之声8月30日消息,据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消息:30日凌晨4时许,泉州深沪渔船“闽晋渔05119”在距平潭岛正东45海里海域,疑似被一艘外国籍商船碰撞后沉没,渔船14人遇险,2人被事发海域附近作业渔船救起,其余12人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