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记者 何蕊病毒入侵人体,免疫系统拉响警报。身披“免疫记忆”盔甲的细胞迅速精准作出防御反应。“在我们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里,免疫细胞通过记忆功能,爱护你、保护你。”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动态免疫学实验室领头人祁海对自己坚守的科研事业,给予了浪漫的诠释。
近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谢尧教授和李明慧教授团队发表了一项新研究,再次证实在PEG IFNα治疗期间,NK细胞频率和功能分子表达与HBsAg清除相关,临床治愈组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CD56bright和NKp46high NK细胞频率均显著高于非临床治愈组,提示在治疗过程中监测NK细胞频率能够辅助预测HBsAg清除。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光明日报北京1月17日电(记者田雅婷)鼻塞、流脓涕、呼吸只能靠嘴、嗅觉失灵、头痛难眠……罹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饱受这一系列症状困扰。“为什么鼻炎总是反反复复?”事实上,这类过敏性疾病成为世界难题已久。
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等疾病多年来困扰着全球数亿患者,其症状包括鼻塞、流脓涕、嗅觉丧失和头痛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随着空气污染和过敏原的增加,尤其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这一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患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
中华医学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患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超过1亿。长久以来,导致难治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反复复发的原因,以及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困扰耳鼻喉科临床医生的难题。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清华大学和北京同仁医院科研团队经过近十年研究,最终发现了难治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的“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