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晨6点半,徐剑锋一行就从福建出发了。他写道:“一个人仰望天空,寻找一颗是妈妈的星星”,“落叶归根,只是少了一棵为我遮风挡雨的树,妈妈你看见了吗?”,“命运如此捉弄人,明明是双向奔赴的却擦肩而过。剑宝宝在你们的眼皮底下,这真很遗憾”,“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还是那个我,偶尔做梦,然后,开始日复一日地忙碌,淹没在这静静的海洋,我不会了解,这个世界竟然还有一个默默为我付出一个一直寻找我爱我的人。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假如”…
在孙海洋及众多寻亲家长的陪伴下,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徐剑锋去生母的坟前进行祭拜。在途中,宝贝回家志愿者回忆起杨素慧的离开忍不住掉下眼泪,“杨大姐走的时候我们都很难过,感觉很无力,为什么没能在她活着的时候帮她完成心愿。”
“妈妈,我回来了,您的小剑峰回来了!”这一声呼唤,徐剑锋足足等待了31年。8年来,本报多名记者接力,持续跟进报道,撰写了《骨肉分离 母亲寻儿23年 她哭到眼瞎肺伤》《儿子,我怕来不及找到你》《“我怕孩子认不出我”》《患癌寻子妈妈昨天手术顺利》《患癌母亲寻子26年未果抱憾离世 志愿者将继续寻人》等一系列报道,陪她寻子、陪她治病,还曾帮她联系医院治疗癌症。
“26年,一段漫长的寻子之路,一位母亲的无尽遗憾,却在生命的终章意外揭开了一段令人唏嘘的真相。广东惠州,徐剑锋与母亲杨素慧的故事,不仅是命运的捉弄,更是现代科技与人情冷暖的交织。”1991年,一个普通的夏日,徐剑锋在4岁的年纪被拐走,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