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早踏着露珠,去楼后草坪上装点土,回来准备种一盆沃柑盆栽。把事先准备好的自热小火锅白色内盒,用剪刀扎上眼,是为了漏水。扎好眼,放入黑色的外盒。把提回来的湿土隔着塑料袋捏碎,然后倒入白色内盒中铺平,压实。
她离开车水马龙的大都市,来到群山巍峨的边陲小镇;她不羡慕城市多姿多彩的生活,而是坚守深山耐住寂寞耕耘生产;她告别四季如春的羊城,走进乡村开荒种果树……她就是在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镇创业致富的女青年陈秀利。
2022年之前,余现伟创业连续亏损,公司就剩他一个人,正在拼最后一次,远不是现在拼多多上的“头部柑王”;而饶愿恒还在玉溪新平县艰难地推进水果分类,焦虑着设备和厂房的费用,也不是现在200余人口中的“饶厂长”。他们,是新时代下的新农人,因为电商相遇,成为乡村振兴的崭新力量。
春意萌动,地处北回归线附近的广西南宁,气候温润宜人。在“中国沃柑之乡”南宁市武鸣区,各村镇的种植户们忙个不停,在采摘、打包、装车等日常劳作中感受着沃柑丰收的喜悦。 武鸣区沃柑种植面积从2012年的800多亩发展到如今的46万多亩,2024年产量增长至150万吨。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今年是李力在四川当“果农”的第三年,2018年,品尝到四川柑橘美味,他从武汉来到南充种柑橘。800亩柑橘果园里,不知火、耙耙柑、沃柑,都是他的“宝贝”。原本今年打算扩大种植,却因为疫情按下暂停键。不知火、耙耙柑相继滞销。
春节前后,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龙潭乡密古村的沃柑备受欢迎,种植户苏燕抓住销售旺季,收入颇丰。2011年,为方便照顾年迈的父母,在外打拼多年的苏燕回到家乡密古村,向当地烟草部门申请了零售许可证,开起小卖铺,并尝试在自家的荒地里种植沃柑。起初,苏燕的沃柑种植并不顺利。
和吉镇新安村委富安村村民邓云芳:开始我也没有这个底子来种沃柑,因为这个果投资很大,但是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有帮扶果苗补贴的每年6000块钱,有政府免息贷款的5万块钱,才有今天种出这个果的质量,有这样的成功,把30多亩果管的那么好。
来源:【衡阳日报-掌上衡阳】掌上衡阳5月22日讯(通讯员杨明涛 蒋慧 见习记者王慧) “大家好,我是耒阳市95后村干部徐容容,我身后正在开展烟叶病虫害防治指导工作,相信有了科学技术保驾,今年又是一个增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