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刘可欣这是一位身世传奇的西汉列侯,他的一生由王而帝,由帝而民,由民而侯,命运跌宕起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独一无二;这是一个艺术精妙入神的侯国,侯府器物不仅包罗万象,更是技艺精湛,堪称一部反映汉代鼎盛时期璀璨文化的百科全书……这,就是海昏侯刘贺,和他的海昏侯国。
安徽博物院为配合4月20日开展的“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向观众更好普及三星堆知识,揭开古蜀文化的神秘面纱,4月15日、16日,邀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遗址区八号坑“坑主”赵昊老师做客安徽文博讲堂,为大家带来两场《古蜀迷雾——三星堆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主题讲座。
今日,记者获悉,由安徽博物院联合四川博物院、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及全国近二十家文博单位共同推出“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将于4月20日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二楼临展厅正式对外开放。据了解,本次展览展出文物珍品140余件(套),年代自商代至战国。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小朋友在参观青铜器展出。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观众在安徽博物院参观。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观众参观展出的青铜器。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在安徽博物院展出。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展出。
4月28日,“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展览在三星堆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三星堆博物馆联合主办,是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放后的首个特展。展览甄选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各类青铜文物约160件,其中包括30余件/组一级文物。
“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昨天(23日)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开展。展览展出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器、金器、玉器等文物50余件,均为一年来三星堆文物保护修复团队的部分工作成果,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物属首次亮相。
大皖新闻讯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流域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也留下了璀璨的文物珍宝。4月20日,“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在安徽博物院新馆正式开幕。金面罩、铜人像等三星堆“网红”文物中的“顶流”精彩亮相,吸引了众多目光。仅0.
作为上海博物馆东馆开馆的首个特展,“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正在上博东馆展出。展览汇聚了来自全国28家文博考古单位的363件/套重要古蜀文物,通过“天行乾道”“地势坤物”“人和明德”三大主题向公众揭示古蜀文明的面貌、内涵、特点以及来龙去脉。
7月27日上午8点30分,封面新闻记者作为第一批游客进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当天不到8点时,已经有很多游客现场排队,雨后的广汉凉风习习,却难以消散大家激动的心情。1997年建馆便“入住”的文物们,陆续离开“居住”了26年的旧馆,“迁居”到建筑面积达5.5万平方米的新馆中。
方颐、粗眉、立眼、蒜头鼻……4月20日上午,“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二楼临展厅开幕,三星堆独具特色的青铜人像与安徽观众近距离面对面。不仅有三星堆,来自长江流域各博物馆的140余件(套)青铜器精品集中亮相,带观众感受长江流域多元融合的青铜文明。
“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展览4月28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展。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160余件青铜文物在此亮相,其中包括31件一级文物,展现青铜器造型、装饰之美的同时,系统全面地展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近日,“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在安徽博物院拉开帷幕。本次展览共展出文物珍品140余件(套),涵盖了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体系,展品包括青铜器、金器、象牙器、玉石器、原始瓷器等多种文物类型。
由安徽博物院联合四川博物院、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及全国近二十家文博单位共同推出的“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将于4月20日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二楼临展厅正式对外开放。140余件(套)文物珍品将带观众领略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