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大多不把老百姓当人看,原因在于他们洞悉百姓在长期的压迫下形成了逆来顺受的性格。正如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所写:“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史书中的盛世,很有可能是老百姓的末日,史书中的贤臣,很有可能是剥削老百姓最狠的权贵阶级代表。开元盛世之后迎来了安史之乱,给大唐帝国给予了最大的重创,康乾盛世之后迎来了全国范围内的白莲教起义,给清王朝给予了承重的打击,这难道是巧合吗?
在王朝建立之初,会存在这些情况:第一,是人口锐减,王朝间更替的战乱会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我们一定要清楚的是, 打仗的虽然是士兵, 但死亡最多的其实是老百姓,特别是在那个不讲武德的年代,征发民夫、掠夺粮草,攻下抵抗的城市以后的屠城等等, 都会带来大量的百姓死亡。
别被电视剧给忽悠了,在清朝时期,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大清朝至始至终就没有过什么盛世。所谓的清朝盛世,那只是大清的某些官员、爱新觉罗家族、八旗子弟的盛世而已,毕竟他们都有朝廷供奉着,每年都能拿到俸禄,而众多老百姓除了每年交税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的社会福利,因此清朝的老百姓,绝大多数都是非常穷困潦倒的。
在秦国统一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英才,这些人为秦国的崛起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商鞅加入秦孝公团队之前,秦国的局势是非常不乐观的,连年的征战,让秦国无论是从经济角度来说,还是军队士气来说,都是非常低落的,这些问题使秦国的实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