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记者 李运辉7月6日,南昌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空气中带着丝丝凉意,但对于南昌县八一乡胡华村80岁高龄的张大妹老人来说,这一天是温暖的。一大早,本报《党报帮你办》栏目记者带着爱心人士捐赠的定制轮椅和彩电来到老人家中,帮助老人圆了几十年的心愿。
德州齐鲁网5月22日讯(巨野台 魏玉龙 张岩 田凤丽)年过花甲,本应过着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生活。但在巨野县田桥镇王楼村,七旬老人王秀英把毕生精力都用在了照顾患病儿子的身上,自始至终不离不弃,悉心呵护,用无微不至的关怀诠释了人间无私的母爱。
都说母爱伟大。这句话在河东区九曲街道郁九曲社区徐君老人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50年前,徐君的儿子郁金城出疹子发高烧,因无钱医治,烧成了脑膜炎,留下严重病患,身体残疾且智障,生活完全不能自理。50年来,徐君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照顾病儿。
母爱是无私而伟大的,在孩子看来,母亲的怀抱最温暖,而对母亲来说,舐犊之情最难割舍。在宣化区春光乡姚家坟村就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叫张志梅,三十八年如一日,用爱与耐心无怨无悔地照顾着智残儿子,而儿子只是她当年好心收留的男婴,她的故事成为邻里相传的佳话。
见记者请他进屋拍照,傻儿很抵触,不但连声拒绝,还拿起了农具来吓人。 49年,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是半生,但是对于临沂沂南县铜井镇凤台庄村的于桂香来说,在智障儿子种传后出生后的这49年里,她几乎倾注了她一生的爱。
看厌了充斥网络的各种负面信息,目睹了人世间各类悲欢离合,你是否也在寻找一处“温暖”的所在?青岛齐鲁网特别策划了“一周暖新闻”栏目,为您梳理青岛这座城市每周正在上演的温暖人心的事件或人物,期望能从他们身上找到找到前进的动力。
胡杏珍是个地道的农村人,只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家,跟丈夫过安生日子。然而,人生注定不能一帆风顺,跟你亲近的人总有一天也会离你而去。多年以后,当胡杏珍看见女儿送的双层别墅,村民们异口同声称赞她收养了个好女儿的时候,往事又如幻灯片一般,在头脑中闪回。胡杏珍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
李志平 绘有调查显示,我国城镇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长大,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作为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以及客观存在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隔代教育过程中凸显出来的问题值得思考。
西宁市城北区小桥社区有一位名叫贾桂英的老人是出了名的热心人。今年已经74岁的她,经常帮邻居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人买菜、择菜、缝被子,还帮邻居带孩子。不少热心邻居称她为社区好邻居。帮助老邻居贾桂英的老伴3年前去世,她的生活突然变得单调起来,她感觉自己的世界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