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襄公二十九年,《左传》和《国语》都记录了吴公子季札出使鲁国这件事,只不过《左传》写了季札在鲁国观看周乐时表现出来的超高造诣的艺术才华,而《国语》却记录了他出使归来后,面对国内的变故,值得肯定的态度与行为。
,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散文家 。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 ,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 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蒋志格一、《郑樵·通志》以国为氏(周同姓国)吴氏,吴,今苏州城是也。太伯与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季历之兄也。季历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故太伯、仲雍相携而奔荆蛮。太伯号勾吾,旧曰勾吾,地名,然吴有勾吾,越曰勾践,皆是名号,非谓地名。勾者,吴、越之语辞也。
《古文观止》卷一·周文郑伯克段于鄢先秦:左丘明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战争概述: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率伍子胥、孙武、夫概等将溯淮水浩荡西进征伐楚国,在柏举(今湖北麻城)大败楚军,之后长驱直入,五战五胜,攻占了楚都郢都,楚昭王逃亡随国,伍子胥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复仇使命。
吴国青铜器在山西多有出土,比如清同治年间,山西代州蒙王村出土的吴王夫差鉴、原平峙峪出土的吴王光剑、万荣庙前村出土的王子于戈、 榆社出土的吴王姑发剑等等,这些吴国青铜器既是晋吴交流的物质见证,又具有很高的工艺、历史价值。